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1-4-11 8:39:25
福州市有大约83万中小学生,大部分有上网经历,许多学生有QQ号、电子邮箱,甚至开通了个人博客、微博。“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力如此巨大,不能一味消极封堵。相反,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趣味性、隐匿性等特点,对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机遇。”2007年,福州市教育局依据“体现福州教育特色,为素质教育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思路,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建立了“数字青少年宫”网站,旨在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文明、健康、快乐、安全的网络学习和娱乐环境,为他们的课外生活提供一条健康的“绿色通道”。“数字青少年宫”网站依托福州市教育网的信息资源,设立了“心灵家园”“知识空间”“科技馆”“娱乐天地”等30多个主题板块。网站所有内容都经过专家筛选,贴近学生的喜好和生活,寓教于乐,减少了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
福州市教育局以“数字青少年宫”网站为平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在每年“五四”青年节期间,福州市“数字青少年宫”都开辟主题活动网页,增强团员青年的归属感与责任感。通过“青春寄语”“青春誓言”“青春风采”等栏目留下家长、学长对走上成人路的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展示青年学子的蓬勃风采。每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期间,福州市“数字青少年宫”均围绕不同主题,推出相应内容,通过“爱国影片我来看”“爱国歌曲我来听”“英烈故事我来讲”等专栏,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的艰辛历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针对外来工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群体的需求,福州市“数字青少年宫”开设了“心灵鸡汤”“在线沟通”等栏目,由20多名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组成团队,全时段免费在线进行心理咨询、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同时,在“数字青少年宫”,学生可以敞开心扉,说真话、吐真情、讲真事,更容易消除学生与家长、教师之间的沟通障碍,更利于激发青少年交流兴趣,教育效果也非常明显。
福州市“数字青少年宫”还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天地。在“知识空间”板块,储藏了数十万条与学生现有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料、动画影片;在“数字图书馆”里有10万多册正版电子图书;“电子期刊阅览室”有600多种正式出版电子期刊,与纸质刊物同步更新;“话说三坊七巷”专栏从佳节习俗、饮食文化、俚语俗谚、才子佳人、建筑特色等多方面介绍闽都文化。
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做到“学校放假、育人不停”,福州市教育局在2006年暑期首次尝试运用网络举办“网络夏令营”,短短一个月中共有420多所中小学4800多名中小学生报名参加了活动,访问量达17万多人次。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网络夏令营。
“数字青少年宫”进校园、进班级,做到了广覆盖、常运用,已建设成为青少年学生业余学习、生活的幸福家园,发挥了网络对青少年教育的积极影响。福建省社科院副院长黎昕认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福州市变“堵”为“疏”,扬长避短,构建绿色网络空间,净化网络环境,把现实中的德育基地搬上网络,用优秀的文化来占领网络阵地,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少年,使网络真正成为现代化的育人工具,走出了一条网络德育工作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