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颠覆应试教育模式的县域教育改革

                                                                       新华社记者 发布时间:2011-12-19 17:04:46

         大田县推行一种全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激活了广大城乡中小学校园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传统的 “满堂灌”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历史。  
      学生“主宰”课堂 教师几近“下岗”   
      大田县实验小学六年级一班有45名学生。今年初的学期期末考试,全班学生数学平均得分超过90分;前次大考,全班数学平均得分仅70分出头。  
      张江梅是六年级一班的数学任课教师,也是大田县首席数学学科带头人。这名女教师说,全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的大幅度提升虽然令她称奇和兴奋,但也不足为怪,因为该校推行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  
      这名女教师为“高效课堂”绘制了一幅“脸谱”:课前精细制定依托教材的导学案,导学问题重点突出、富有针对性;课堂上,学生依托导学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先行自学、思考、理解、练习后,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争议、质疑,互帮纠错、反馈矫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则成为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答疑解惑。  
      吴建玲是这所实验小学的校长,也是一名专家型的女教师。这名女校长说,该校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常规化管理,针对不同学科进行了细化调整,4个月来的课堂教学实践,反响热烈,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角色的转换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剧变。
      这名女校长讲述了一个不久前发生的课堂故事:4月9日,六年级一班的数学任课教师张江梅赴偏远乡村小学上示范课,女校长“补缺”代理了这个班的数学课。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发言,相互辩论和质疑,几乎没有给这名女校长提供“表现”的机会。课后,女校长打电话给任课教师张江梅,向其“诉苦”说:学生们“强迫”她从课堂上“下岗”了。  
      “高效课堂”重个性 “应试教育”多灌输  
     大田县教育局局长林镛说,传统的“满堂灌”课堂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违背了教育发展的规律,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成为毫无兴趣的“知识拷贝”。针对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及由此衍生的诸多教育教学弊端的长久反思,经过多年的课题研究实践和多方取经,县教育局形成了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较为科学的课堂教学实施评估机制,下决心进行了这场颠覆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全县中小学教育改革。  
      2009年暑期,大田县教育局聘请数十名国内专家学者及福建省一线优秀教师来县城讲学,为即将进行的全县课堂教学改革把脉;随后组织教师骨干,对全县4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开展轮回培训,先期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明晰教师在新课堂中的正确定位,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009年12月,大田县教育局正式下发“红头文件”,在全县城关及辖区18个乡镇的中小学校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实践。城乡校园的课堂骤然间换了一张“脸谱”,教师的声音少了,学生的声音多了,学生的声音中夹杂着提问、辩论和笑声。  
      大田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主任陈大荣从事基础教育研究30年,对身边发生的这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作出了如下评价: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效率高起来了。  
      陈大荣说,自主读书、自我展示和个性张扬是校园课堂的“最高境界”,也是高效课堂的具体体现。这场教育改革是本着为孩子负责、为历史负责的态度进行的,很有前途,但难免“分娩前的阵痛”。  
      “高效课堂”换角色 城乡课堂大“变脸”   
      距离大田县城关约60公里的建设中心小学是一所偏远山村小学,全校有842名学生,17个教学班,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教学班实施了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的“高效课堂”模式教学。4月26日,记者走进了该校五年级二班教室,旁听一节由年轻语文女教师朱小花指导的语文课,感受“高效课堂”的气氛。  
      课堂初始,全班43名学生认真研读女教师下发的导学案,然后分成6个学习小组展开紧张讨论,互帮纠错、反馈矫正,女教师则巡回于小组之间,解惑各组问题;随后各学习小组学生争相举手抢答教师的提问,答对者喜形于色,答错者面有愧色,没有老师的批评,却不时听到小组同伴的鼓励;各学习小组之间竞争激烈,学习气氛热烈;下课铃声响后,学生面容轻松,神情亢奋。  
      记者在大田县蹲点5天时间,走访了6个乡镇及城关的8所中小学校,利用课闲时间先后采访了7名校长、6名一线任课教师和20多名学生,并聆听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等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接受采访的学生均表示喜欢“高效课堂”教学方式,校长均认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任课教师普遍认为“高效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实验小学的数学教师张江梅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她在课堂上“清闲”了许多,“抱怨”学生给她提供的课堂“表现”时间不到10分钟,教师“主宰”课堂的时间愈来愈有减少的趋势。  
      针对一线教师反映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令教师工作量增大的问题,张江梅说,“业务精湛”的程度决定了教师工作量的增减。这名首席数学学科带头人说,课前的导学案最重要,导学问题越精细、重点越突出、针对性越强,学生课堂上自主解决疑惑、独立思考及学习小组相互辩论的时间就会增加,教师在课堂上反而感到“清闲”了。  
      谈到“高效课堂”教学的优点时,大田县实验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翁名钘非常兴奋。这名男孩儿说,“高效课堂”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同学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轻松地展示自我;实验小学六年级一班女生杜子萍表示,过去“满堂灌”教学,课堂上经常走神儿,“高效课堂”教学则提高了学生的听课能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中去。  实验小学六年级四班学生罗圣委个头虽矮小,但教改前后的学习成绩却判若两人。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后的期末大考,罗圣委的语文笔试成绩得分为80.5分;前次大考,这名男孩儿的语文成绩得分仅为52.5分。  
      这名男孩儿称“高效课堂”让他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胆量比以前大了,性格比以前开朗了。回答记者提问时,尽管脸颊依旧泛出红晕,但这名男孩儿的眼神却迸发出一种快乐的自信。  
      “高效课堂”破解“应试教育”积弊难题  
      大田县教育局局长林镛说,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孩子拥有美好的人生,学校的学习则是为孩子们未来的生活奠基,而不仅仅是给孩子分数。林镛解释说,“高效课堂”是一个宏观概念,内涵丰富,需要不断充实优秀内容。塑造富有创造力和独特思维能力的优秀人才是这种模式的基本要求,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则是这种模式的奋斗目标。  
      大田县教育局工作人员郑宗栖说,为配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教育局局长林镛深入城区和全县山区的18个乡镇,利用晚上闲暇时间,为全县城乡中小学教职工开办有针对性的教育讲座,并亲任主讲人,让校长和教师们体验和感受全新的教育理念。  
      据介绍,大田县43名中小学校长在“高效课堂”模式的要求下,重返一线教学岗位,亲自为学校教师和学生上专业“示范课”,争当学校的“首席教师”;在“高效课堂”模式的感召下,全县优秀中小学教师竞相在“乡村教师论坛”上举办学术讲座,业务氛围浓厚;“高效课堂”模式也激发了师生们的课外读书热情,校园内飘逸着书香气氛,读书节、师生同场辩论赛等活动穿梭于城乡校园,引起了学术界和各级媒体的关注。  
      教育局局长林镛说,“高效课堂”教学模式4个月来的实践证明,大田县教育工作者已经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破解“应试教育”积弊难题的日子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