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更多参与家庭教育是如今网络时代新信号

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2-7-15 9:42:13

     张乔峰没有想到,他发在回龙观社区网站上、介绍儿子在家上学经历的帖子,竟然让自己高调走进公众视野。一个多月来,已经有几十家媒体采访他,许多父母辗转找到他,希望让孩子跟着他学习。几天前他去石家庄电视台录制一个节目,还有两位分别从武汉和内蒙古特意远道而来的父亲,希望与他当面一聊。他们都对孩子目前在学校的学习状况不太满意。

  这位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感到了压力。因为在与媒体和家长的接触中,经常有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不理解和质疑,甚至认为他把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从学校领回家,是在冒险,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其实,张乔峰是学校教育的胜出者。当年,他因为数学竞赛成绩突出,从福建农村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可是,当他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只会考试,其他能力非常欠缺。甚至当家乡的父母官到北京看望这些高考的佼佼者,让他在座谈会上讲几句话时,他都不知说什么。于是,他申请休学一年,在图书馆“恶补”人文社科书籍,之后调整专业进入社会学系。

  当看到独生子上学两三周就开始“打蔫儿”,张乔峰果断地向学校提出退学,辞去年薪几十万元的工作,开始在家教子。

  和张乔峰一样,当下许多中国家长尤其是城市里的家长,对中小学教育有诸多不满。于是,其中一些人开始用行动表达不满:让孩子“在家上学”或者进入私人办的私塾、学堂。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云南等地存在大量“在家上学”个案。对于这一现象,中国青年报曾以《“在家上学” 逃离批量生产》为题做过报道。

  在当今的多数中国城市家庭,女性占据着教育的主导地位。决定孩子学什么特长、上什么补习班的是母亲;想方设法让孩子择校的是母亲;费尽心思搬家租房以便有利于孩子学习的是母亲;在幼儿园、小学、中学中,大部分教师是女老师。

  而中国青年报记者在进一步的采访中发现,“在家上学”现象与父亲的意志有更多的关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父亲高举起反对学校教育、让孩子回归家庭接受教育的大旗。许多在家上学的孩子,虽然是母亲在指导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但拍板下决定的还是父亲。记者接触到的“在家上学”的案例,也多是父亲亲力亲为。

  网络时代家庭教育功能被重新正视

  2011年8月,在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我国第一次明确以“在家上学”为主题的研讨会上,千里迢迢从各地赶到云南大理的参会者中,父亲就占了一半之多。

  “这次前来聚会的‘在家上学’践行者,以爸爸居多,让我看到了男性力量的睿智、大气、承担与使命感!”来自广州在家开办“六月小学堂”的叶万红感慨。

  确实,“在家上学”公认的几位“领袖式”人物,都是父亲。

  浙江女孩袁小逸,之所以能够在家上学,就是因为她的父亲袁鸿林毅然把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女儿领回了家,并辞职在家教育女儿。他给天资聪慧的女儿制定了“9岁小学毕业,13岁高中毕业,16岁大学毕业,19岁硕士毕业,21岁就可博士毕业”的学业规划。

  小逸在家上学的成功尝试,吸引了许多人前来了解学习。袁鸿林一开始是收了一个与女儿同龄的孩子,后来在家办起了私塾,还让袁小逸当小先生教学生英语。

  同时,袁鸿林确实影响和带动了一些父母。

  不仅带孩子在家上学,还创办了“在家上学联盟”网站的徐雪金是受到启发的一个实践者。

  大学学习工科的徐雪金自从有了孩子,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多起来,并试图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曾在义乌生活的徐雪金原本与夫人一起经营一家外贸公司,徐雪金选择自己在家带孩子后,生意交给夫人。

  和现在大量的全职妈妈相比照,徐雪金认为像自己这样的“全职爸爸”有许多优势,会使孩子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因为全职妈妈会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孩子身上,经常会丧失自我。而父亲的天性与思维上的理性则会避免这些问题。

  带孩子时,徐雪金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在他看来,父母与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做父母的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所以,徐雪金带孩子的场景常常是:一边是孩子们快乐地跑跳甚至是哭喊打闹,一边是徐雪金悠闲惬意地在看书。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看来,父亲更多参与孩子教育是网络时代的一个新信号。在工业化社会以前,下一代的教育主要由家庭完成。工业时代的社会分工细化,学校教育一支独大,传统的家庭教育逐渐衰弱甚至被忽视。进入网络时代,生活及社会交往方式发生变化,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获取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于是,家庭教育的功能被重新正视。

  从一开始只是“业余”参与家庭幼儿园,共同教育包括自己孩子在内的4个小孩,到后来辞去在杂志社的公职与妻子一同创办小学堂,北京日日新学堂的创办者王晓峰也是一名高举在家上学大旗的父亲。他认为,工业社会之前,教育是进行全人教育,而到了工业社会,由于学校的兴起,教育就变成了技能教育,学校的功能也只是知识传承。在家上学是父母承担教育职责来纠偏学校单一的教育功能。

  一个曾经在家上学的男孩,通过参加自学考试拿到学历,之后又赴英国留学,如今已回国走上工作岗位。当初,就是他的父亲看到儿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各种打击,毅然带孩子回家读书,并动员妻子辞职在家陪伴孩子。周末的时候,一家人走出家门,出外游览。对于每天的学习内容,这位父亲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尤其是语文阅读的选择,他下了很大工夫,精选出来文章再给儿子阅读。

  有人说钢琴家傅聪也是在家上学的一个成功例子。在傅雷所写《傅聪的成长》一文中提及,在傅聪八九岁时,傅雷把他从小学“撤回”,让他在家学小学课程,同时学钢琴,语文由傅雷自己教。后傅聪以同等学力考入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