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评(六):
                                                                             
      基础教育课改的中国探索
 
 

    仿佛是历史的召唤,2001年,当充满人文关怀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进学校时,人们除了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思想冲击外,并没有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就要到来。直到党的十六大召开后,“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正式成为一个国家的执政理念,大家才恍然大悟——教育“面向未来”,实至名归!

  仿佛是时代的召唤,在20多年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任凭外围改革大刀阔斧,轰轰烈烈,课堂始终岿然不动,直到10年前,一场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直接深入课堂,悄然改写教育的内涵。10年后,当“提升质量”成为下一个10年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时,在基础教育课堂领域已经完成了一次伟大的思想变革。

  仿佛是理想的召唤,上世纪90年代对于素质教育内涵的激烈争论,在10年课改中尘埃落定;素质教育的尴尬处境,在10年课改中得以化解。素质教育,没有被困难放倒,没有被束之高阁,它成为每个有良知的教育者秉持的理念与信仰,成为判断教育是非问题的标杆。

  课堂是学校教育一切力量的最终落脚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赢得了课堂,谁就赢得了未来。

  从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间,两亿学生,近千万教师,近60万所学校被卷入这场改革,其内容之丰富、工程之浩大、进程之复杂、影响之深远,远远超出了一场“课程”改革的范畴。作为同行,荷兰国家课程研究所所长杨·范·德·阿克尔敏锐地洞察到了这场改革的独特价值:“与一些国家相对狭窄的思想(如只关注数学、语言等)相比,中国的课程更开放,更多地在探讨培养什么样的未来公民、哪些是终身学习应具备的能力、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等等,更多的是关于更远大的目标和梦想的讨论,很值得佩服。”

  课改10年,开启素质教育新时代

  这是一场必然会发生的教育改革。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整整10年关于素质教育的大讨论,深刻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时代诉求。素质教育内涵逐渐清晰,但仍不确定;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素质教育靠什么去实现,没有答案,而体制机制上困难重重。现实之中,素质教育受“片追”的挤压,缺少立足之地。

  这是一个关乎到党的教育方针在新的历史时期能不能落实的关键时刻。

  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里,素质教育的理论问题被明确,概括起来,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不再是“唱歌跳舞才艺展演”。

  素质教育的实施框架也被明确,其中,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被视作主要载体。然而,关键的问题是,这些相对抽象的宏大理论和纸面上的改革蓝图,如何落实为学校教育?

  实践问题永远比理论问题复杂。

  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间,课改以实际行动,回答了什么是素质教育和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现实问题。

  课改10年,重新定义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基础教育形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不是空洞的。10年间,以国民素质的要素为依据重新选择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知识的繁、难、偏、旧,减轻学生负担;高度重视学生经验,改变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这些改革举措,使基础教育摆脱“精英教育”的历史阴影,回归到一个公民必备素质的基础层面上来。

  课改10年,把“人的全面发展”写入每一堂课。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根本。但育人如若脱离了课堂,便如同放弃了主战场;育人如单纯以“双基”为目标,则大大窄化了教育的内涵。10年间,课堂教学从单一的“知识技能目标”变成“三维目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高度关注。人被当作整体的人而不只是学知识的人来看待。学生的学习领域获得重大拓展,综合素质评价使人的发展维度大为丰富。“人的全面发展”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

  课改10年,实现从面向抽象的人到面向具体的人的重大思想突破。10年间,人们欣喜地看到,“多样化”和“校本化”成为改革的关键词。10年前,主流教材只有一两个版本;10年后,多样化局面已然形成;10年前,讲授法几乎一统天下,10年后,多种学习方式应需而生,课堂沉闷的“稳态”被打破;10年前,由地方和学校教师做主的课程只有8%,10年后,这个比例提升到16%至20%;10年前,高中选修课星星点点;10年后,课程选修制度成为国家基本的课程制度。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在走出近代工业化统一发展模式的时代。

  课改10年,深刻凸显人发展的核心价值。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是每个时代思考的关键问题。这关系到人发展的过程中,什么东西更有价值的判断和选择。10年间,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受到高度关注,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深刻变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大活跃了课堂,释放出强大的生命活力,研究性学习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例层出不穷。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自信心、好奇心、兴趣比知识更重要,思想方法比结论更重要。

  十年磨一剑。中国的素质教育,在这里完成了现实教育哲学的重大转向。人从不恰当的“工具”角色中解放出来,从高度整齐划一的工业化培养模式中解放出来,人作为目的而发展获得历史性突破。“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思想主线,深刻地改变着学校教育的内涵。越来越多学校的办学立场,从只关心分数,到关心人的全面发展;从关心统一要求,到关心差异发展;从只关心强化训练,到关心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中肯地评价道:“如果说课改之前,在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上一些模糊争论、错误的言论还有市场的话,那么课改后,大家知道了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如果不是新课程,也许我们今天还在黑暗中摸索。”

  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庄严宣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素质教育,它的任务,已经推进到了“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具备了内生力量的素质教育必将远行!

  课改10年,唤醒沉睡的力量

  改革的很多贡献,往往是在历史回头之时才发现的。

  2001年,当轰轰烈烈的课改“通识培训”展开时,教师们激动、兴奋,但也有人悲观地断言“兴奋不过3天”。10年后,一份来自第三方的民意调查显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认同度仍然高达74%。今天回过头来看,那场思想地震,竟是课改10年来在中小学留下的最为宝贵的财富。

  在10年的摸爬滚打中,教师深刻理解了“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他们开始研究学生,他们会思考每个知识点背后的思想方法是什么,他们开放自己的课堂,让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的理论视野被打开。他们从过去只关注形而下的具体问题,到关心各种理论阐述;他们中的很多人知道了除了讲授,还有许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办法……

  教师的专业主体意识觉醒了。他们开始追问,教育是什么?教师是什么?教学是什么?学校是什么?他们开始打量,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学?……教师从执行者走向自觉的思想者,并将重新奠定中国基础教育的质量根基。

  从2004年起,课改连续遭到学术界的质疑,引发大范围的讨论时,就有人认为课改搞不下去了。徘徊与动摇,曾是这一时段的主题词。今天回过头来看,如果一场改革激不起任何思想波澜,如果一场改革毫无阻力和争议,那不会是真正对历史有所贡献的改革。而恰恰是这些冲突和争议,使改革趋于理性,使改革的价值链得以延伸。

  确切地说,课程改革的论争把中国基础教育推向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究竟该如何看待人在教育中的地位?怎么处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怎么处理中国教育传统与西方教育理论的关系?

  这些问题不是新问题,却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需要重新思考和理清的重大问题。10年讨论,10年思考,中国的基础教育仿佛被擦亮了眼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方位。

  也是从2004年起,课改进入关键性评价制度改革的攻坚期,这是教育改革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改革一波三折,艰难行进至今。今天回过头来看,课改撬动的不仅是等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还包括高中招生指标分配、高考招生、录取办法等重大制度和观念变革,在与困难做斗争的历程中,不知不觉,我们已迈出了大步。

  10年课改,与其说是一次改革,不如说是一次历险,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与其说是一次历险,不如说是一场考验历史眼光的考试。

  2009年,教育部召开争论后的首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一锤定音地指出:“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并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

  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2011年12月,修订后的新版19科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正式颁布。标准经过10年实践探索,7年跟踪调研,充分吸收了改革成果,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正式颁布的关于学科的国家教学文件。

  这场起点和过程被反复审视和质疑的改革,在穿越了历史的硝烟之后,朝着它的终点再次出发了。

  课改10年,创造中国经验

  10年,中国基础教育在“以人为本”的旗帜下走过。

  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着属于中国人的经验。

  作为行动者的价值,最终体现在那些宝贵的经验里,沉淀为一笔历史财富。

  已经成功的,会扎下根来,成为中国教育文化的一部分。如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历史性地改变了教师做研究的定位与价值取向,成为许多学校的基本制度,成为千万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平台。对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研究和认识,将会沉淀在一代教师身上,并作为代际财富传递下去。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发展性评价制度等,将成为中国未来的趋势性制度而得到继承和发展。

  当下看起来尚未成功的探索,并非毫无价值,从历史经验来看,它往往是一种铺垫和积累。选班走课的探索,综合素质评价的建立,中考与高考的改革,都是在为未来积淀经验。一如2006年复旦大学首次举行自主招生时,大众疑虑重重,谁曾想到,几年后,它所摸索出来的“千分考+面试+高考(部分)”的方式,居然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永远是值得珍视的历史财富。

  纵观10年课改,学校的办学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思想观念获得了不可逆转的进步,“人”的价值与尊严问题,成为一个核心问题。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更加自信,更加善于思考,更加喜欢学校,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教师更加眷顾学生的个性,更加开放接纳人的多元价值,更加关心人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9月,温家宝总理到北京35中听课,惊叹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我们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很大的改进。”听完研究性学习课,他高度肯定道:“这是一节很好的课。”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无论过程如何曲折,新课程的历史方位不容改变:

  这是一场以追求人的尊严与幸福为终极价值的教育改革。它关系到两亿学生和千万教师的尊严与幸福,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复兴,一个大国的崛起。这个方向,将成为一个国家和她的人民一直追寻的目标。

  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改革,它将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它所指出的价值目标,也许需要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达成。贵在不停步,贵在能反省,贵在用智慧。我们相信,任何一点小的努力,都可能使作为“基础”的教育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未来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