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详解2013年高考《考试说明》

发布时间:2013-3-19 8:18:50

  今天,距离高考只有80天了!上周,我省高考《考试说明》正式公布,作为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代表了高考考查的方向和深广度,对高三同学的复习迎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利用今年的《考试说明》指导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福州高三一线名师受邀为考生做出详细指导。

  【语文】考试说明“两处修改”不可忽视

  指导名师:福建师大附中高三语文集备组组长 张岚

  ■说明解读:

  今年《考试说明》语文科与2012年相比,稳中有变。变化的部分学生要注意区别对待。

  一是轻松应对“新增5篇”。我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阅读积累与语言积累,2013年新增了5篇要求背诵的篇目,它们均选自初中所学,对同学们而言印象还较为深刻,背诵不会太困难。

  二是灵活看待“参考题例”。2013年把“参考试卷”改为“参考题例”,并增加了“说明”;而且,“参考题例”中,只标明了每一大题的赋分情况,而每一个小题之后却没有具体赋分,这些都说明“参考题例”仅仅是一种参考,而非样板,这就给高考出卷提供了更灵活的空间。建议同学们千万不要“对号入座”,据此限定自己的复习范围,而是应当按照《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所规定的考点,逐一落实。

  三是不能忽略“两处修改”。第一处是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解说由原来的“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语委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规范”改为“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规范”。第二处是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部分中例3的“参考答案”中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民主思想和封建传统出现斗争的一出作品”改成“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民主思想和封建传统斗争的一出作品”。

  这两处文字的修改,明显使句子表达更准确,这也可以表明一种导向: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所以,建议同学们千万不能忽略“语言运用”相关知识点的复习。

  ■复习建议:

  同学们应当根据自身不足,对薄弱知识点再次强化,习题贵在“精”而不是“多”,先保“质”再保“量”;但是,千万不能“顾此失彼”,其它知识点的复习也应当适当安排;同时跟进完卷训练,尽量按照高考时间限时完成,保证考试感觉;在最后阶段(高考前一个月)应当更注重记忆类的知识巩固。

  【数学(文)】考试说明有三处微调

  指导名师:福州三中高三数学(文科)集备组组长 吴克波

  ■说明解读:

  今年数学(文科)的《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有三个地方做了微调。

  首先是表述方面:在“命题指导思想”章节中,标题二、标题四、标题五的表述有微调;在“考试目标与要求”章节中,“三、数学思想方法”的“2.数形结合思想”中一句话的表述有调整。以上调整只是为了使表达更加准确、贴切,便于考生正确理解、领会、感受,并没有实质性改动,对今年高考命题影响甚微。

  其次是例题方面:在“考试目标与要求”章节中一共更新了四道例题,且更新的例题全都是2012年的高考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不改变原先例题作用的前提下,增强《考试说明》的新鲜度和时效性;同时在这一章节中还删除了两道例题及相应的分析和说明。

  最后是例卷方面:改“参考试卷”为“参考题例”。修改目的是为了避免对该部分内容的曲解,导致教学和考查的僵化。

  ■复习建议:

  《考试说明》中有很多的例题及相应的分析生动、形象地解说高考目标与要求,广大考生要明确要求,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系统复习,不做偏题、怪题,注重通法通解,巩固基础,从而提高综合解题能力,提高复习的效率。

  要对照“考试内容”,把握自己对每个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板块的掌握情况,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在关注所有考点的同时,强化对函数与导数、三角与向量、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主干知识的复习与训练,要突出重点,注意实效。要力争做到“容易题、中等题不失分,难题要得分”。

  要进行适度的模拟训练,强化“审清问题”和“探求思路”的训练。审题一定要深入,要弄清条件,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在复习过程要注意加强数学演算强度,要努力提高运算求解能力,做到思路对、有方法、算得对、拿得了足分。运算还反映了考生的考试心理,运算不行,往往是训练不够造成的。最后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训练,避免不必要失分。

  【数学(理)】逐条对照考试内容补缺补漏

  指导名师:福州三中高三数学(理科)集备组

  ■说明解读:

  与去年相比,今年《考试说明》的第一部分“命题指导思想”中,调整了部分文字,使得对命题七条原则的表述更为精准。考生可以通过这七条原则,了解高考命题的趋势和导向。例如,其中“立足基础知识,注重整体设计”,就是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又要注重学科内在联系和综合;又如,“淡化特殊技巧,强调思想方法”,说明过于强调技巧的题目可不必关注。

  《考试说明》第三部分“考试目标与要求”,回答了“五种能力、两种意识”是如何考查的这一问题,并用历年高考真题解释了能力考查的方式,考生好好研读这部分内容,可以体会到考题能力立意的特点、知道解题的入手点在哪里,并能选择正确的方法去解题。值得提醒的是,对“空间想象能力”考查说明的最后,增加了一段文字,旨在提醒考生,对于立体几何的考查,也应关注综合几何法,既要学习推理论证,也要借助坐标和向量工具,两者都重要。另外,这一部分的文字,对试题的解读并不是答题时的规范解答,而是重在讲述能力考查特点,展示思维过程,考生切不可将其视为考试中规范的答题方式。

  ■复习建议:

  一、根据《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进行模拟测试。建议考生选择下午时间,用120分钟时间完成一套模拟试卷。答题时应合理分配时间,一般来说,中等程度的学生,完成全部选择题的时间应控制在50分钟左右。同时,要注意“先易后难”的顺序。

  二、《考试说明》第四部分“考试内容”对考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这部分以条目的形式,具体地列出了考查的内容与要求,考生可逐条对照,补缺补漏。

  三、第192页开始的“关于主干知识的说明”,应引起考生高度重视,因为高考从来不排除对主干知识的重点考查,试卷中必定有较大篇幅来考查主干知识,尤其是解答题。而且,涉及主干知识的试题,在问题的呈现方式上也有着很多变化,包括选择题、解答题等,考生要熟悉这些考查形式。

  四、《考试说明》第五部分的“参考题例”,值得考生花2个小时时间认真做一遍,以体验高考中的试卷结构和各类题型比例。同时,这部分的“参考答案”具有答题示范作用的,考生应好好揣摩,学习规范地答题。

  【英语】两大变化要特别关注

  指导名师:福建师大附中高三英语集备组组长 刘珍燕

  ■说明解读:

  今年英语科《考试说明》有两个变化要引起师生的关注:一是词汇要求方面的变化,二是对阅读材料中所出现的生词的标注要求的变化。

  词汇表I中有100个“要求理解”的词汇调整为“要求掌握”;词汇表II新增20个词作为“要求掌握”的高频词。经调整后,词汇表I和词汇表II,以及数词、月份、星期、主要国家名称等词汇总计约3400个单词。

  2012年的《考试说明》首次指出:“在阅读材料中出现词汇表以外的单词(除人名、地名等),应标出汉语意思”。2013年的《考试说明》则无此项说明。

  两项变化均指向词汇,说明词汇的重要性。建议考生除了将词汇表中的词汇按“要求掌握”和“要求理解”进行分类学习、多轮复习外,还要重视新增的120个“要求掌握”的词汇,对这些词汇要做适当讲解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对于阅读材料中表外词汇是否标注汉语意思的问题,学生可不必太担心。依据往年的《考试说明》,阅读材料中影响学生理解的生词还是会标注的。

  ■复习建议:

  考生应从听力、词汇、阅读、语法、写作五条主线进行专项复习。

  听力部分,在训练听力时应该精听,每天10分钟,两天一套听力模拟题。注意技巧的培养,如通过题项捕捉主要信息,通过说话人的语气、说话的场合、人物关系等把握大意。训练时,要注意把握语篇的主旨大意,不要因为个别词或者句子没听懂而影响全篇。

  词汇部分,对于《考试说明》附录的词汇要根据“要求掌握”和“要求理解”的不同要求进行系统记忆。在此基础上,关注词义辨析、词汇搭配、一词多义、熟词生义、派生词等。

  阅读部分,选材可用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以及省内各地质检题,注意各种体裁的文章都要训练到。文章题材可多样化,多读“时文”。做题时注意运用略读和查读的阅读技巧。在训练的量上,学生可保持每天2~3篇的阅读量。3篇阅读理解的做题时间应控制在21分钟左右。每周应该进行至少一次5篇连做的训练。完形填空部分,可进行两天一次训练,做完一定要进行反馈。

  语法部分,要注意语法结构的构建与知识的查缺补漏,突出重点,关注盲点,瞄准考点。特别关注“时态语态、情态动词、三大从句、非谓语、倒装、主谓一致”等主要语法知识。

  写作部分,“输入”、“模仿”、“再生”是作文实践的三个环节。“输入”即进行大量的阅读,积累好词好句;“模仿”即认真学习范文;“再生”,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自我消化,并进一步提高。高考英语作文一般以“身边事”为题材来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训练中首先应将注意力聚焦到“身边事”的范畴。

  【历史】精选试题进行限时训练

  指导名师:福建师大附中历史教研组组长、高三历史集备组组长林萍

  ■说明解读:

  今年高考《考试说明》的文综历史部分,考试范围与内容、必考题和选考题的分值有细微的调整,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必考“古代中国的经济”下的三级子目“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表述改为“耕作方式的改变”,这样的调整使得表述更为规范、科学。

  二是必考“在思想解放的潮流”下增加二级子目“中体西用”。“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也是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更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新增该知识点有利于中学教学的连贯,也使得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科学。

  三是选考内容中把“明治维新”变为“俄国农奴制改革”,“拿破仑”变为“克伦威尔”,排在华盛顿之前。近年“明治维新”和“拿破仑”省内及省外已考多次,这样的调整便于拓展命题空间,保证题型新颖性和创新性。

  四是分值上的变化,必考题从85分减至84分,选考题从15分增至16分。

  此外,题型示例部分个别地方有微调,非选择题中有一题采用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

  ■复习建议:

  一是认真研读《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准确理解“考核目标与要求”。

  二是以《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与范围”为复习依据,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教材基本上是按专题模块知识来分类讲授的,《考试说明》按通史排序,因此下阶段应建立以通史为主线、兼顾专题的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

  三是注重知识的巩固。下阶段的复习不是简单的对知识的记忆、再现,而要能从宏观上理清和理解历史的发展概况,把大量分散的或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等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形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注重归纳、理解阶段特征,完整掌握历史概念的外延与内涵。

  四是加强应试能力的训练。精选具有代表性、能体现高考特色的试题进行限时训练,注重解题技巧和答题规范。

  【政治】对照每个考点查缺补漏

  指导名师:福州三中高三政治集备组组长 高文坚

  ■说明解读:

  2013年《考试说明》与2012年相比较,政治学科只在“考试范围与内容”上做了七处微调,对“题型示例”和“参考试卷”中的选择题进行了部分调整。

  变化1:删除“纸币及其发行量”考点,增加“金属货币与纸币”考点。解读:扩大了原有“纸币及其发行量”的考试范围,需理解金属货币与纸币的区别与联系。

  变化2:删除“利息、利率与本金”考点,增加“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考点。解读:提高了对“投资和理财”考点的整体要求,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

  变化3:删除“世贸组织”考点;删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考点;调整增加“世贸组织的宗旨、基本原则和职能”考点。解读:应将必修1与选修3中有关“世贸组织”的知识内容,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整合。

  变化4:增加“哲学与时代精神”考点。解读: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的理解。

  变化5:删除“辩证否定观的要求”考点,调整增加“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考点。解读:理顺并理解“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和要求。

  变化6:将“美国‘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调整为“三权分立制”考点。解读:要将“三权分立制”上升到资本主义国家政体高度加以认识,加强与我国“民主集中制”的比较、分析和评价。

  变化7:“时事政治”中增加“十八大的主要精神”的内容要求。解读:要关注和理解近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理论联系实际。

  ■复习建议:

  1.依据《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的范围和内容,不随意扩大或缩小复习范围。“考试范围与内容”的调整,往往直接影响当年的高考,如2012年高考就考查了当年新增的“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和“美国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考点。因此,复习中要对照《考试说明》中的每个考点展开联想、逐一检查,发现自己不够熟悉的知识点或知识盲点。

  2.加快建立简明的知识网络,突出核心主干知识,不盲目重复或减少模拟训练。通过适当的考试训练,考生除查漏补缺外,还要有意识地加快政治学科四个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及内部综合化,并强化政治学科核心概念、核心价值原理的掌握。如必修1《经济生活》可围绕“资源配置”和“共同富裕”两个核心概念,必修4《生活与哲学》按唯物论、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等四个条块,来构成模块的主干知识。

  【地理】高效复习的六条建议

  指导名师:福建师大附中地理教研组副组长 黄榕青

  ■说明解读:

  今年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地理部分,总体变化不大,只有个别微调。变化主要体现在《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参考题例中的试题换成近年(2011、2012)的福建省高考试题或全国卷及其他部分省区的高考试题。

  参考题例的试题有四个特点:一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探究性,如第130页例8(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参考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赞成或不赞成都可以,只要是言之有理;二是强调对新情境、新材料的运用与创设的试题;三是注重探究性与过程性分析的试题;三是试题关注热点、贴近生活、紧扣时代脉搏。

  ■复习建议:

  一是认真掌握《考试说明》要求,特别要学习“考试范围与内容”与“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是“必考内容”这块,考生应好好琢磨其中所列举的例子,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此外,还应认真阅读“参考题例”。

  二是梳理知识,突出主干知识的复习。地理知识很多,在第一轮复习时把知识点细化,把书读厚;第二轮复习时对知识点进行概括归纳、整理编织成知识网络,把书读薄;在最后阶段抓主干知识,才能事半功倍。

  三是重视复习地图,抓住地理的核心。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独有的知识载体,地理的知识、原理、规律,以及考核形式都集于地图一身,掌握了地图就把握了地理脉络。历次考试(包括高考)地理试题都离不开图表,图表是地理试题的重要情境。

  高考一般不涉及初中教材中的具体知识点,因此在复习初中地理时要注重地理空间概念的建立,淡化对各区域地理事物的识记。

  四是适当做题,训练解题能力。这两年难度有所下降,所以在复习时要准确把握好深度,控制好难度,做题时重点应放在基础题与中档题上。做题后要思考,该题主要考核哪些知识,考查什么能力,明确出题意图。同时还要加强审题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的训练。

  五是关注热点。近年高考不回避热点问题及热点区域,了解热点问题的相关知识也是目前阶段复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具体而言,考生应当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地理学科内(或以地理学科为主)的热点知识。

  六是不断调适心态,充满信心迎接高考。

  【物理】光学和原子物理学要熟读、精读

  指导名师:福州三中高三物理集备组组长 方秀珍

  ■说明解读:

  2013年物理科《考试说明》与去年基本上保持一致,只是在题型示例上发生一些变化,置换了3道例题,均为最近几年的高考原题,所列题例力求体现试题的各种题型及难度。

  《考试说明》再次明确了物理学科考试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以及物理知识在生产、科研和生活中的应用。

  ■复习建议:

  1.重视三基复习、注意查漏补缺。在高考中,中等、容易的题目占总题目的80%,所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一定要争取拿足基本分。光学、原子物理学部分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

  2.“第二轮”复习要适当放慢节奏,认真做好知识和方法的内化工作。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同学,在第一轮知识储备的情况下,要好好提升认识、总结解题规律、提高解题速度。因此,做完作业一定要静心归类,领悟解题思路,经典的题目应留出空隙做好批注反思:它的经典之处在哪?我为什么会错?此题带给我哪些启示和收获?从而达到对知识、方法的通透性理解。做透重于一切,不要一味追求作业的数量,这样才能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

  3.对个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①审题能力训练:注重关键词的理解,注重隐含条件的挖掘,准确把握题目中的物理量关系,排除干扰因素。

  ②表述能力及解题规范化训练:表述要准确而简洁。

  ③加强构建模型能力的培养:熟记几种常见的物理模型,训练自己看到不同类型的题目就能马上想到对应的模型。构建物理模型能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使问题得到顺利解答。

  4.实验能力在物理高考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考生最薄弱的环节。考生要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常见考查方法及题型,重视每个实验的原理。所谓实验原理,其实就是所学过的物理规律、物理公式!所以,若在考试中遇见未曾学习过的实验,也不必惊慌,它只是依据学过的物理公式而设置的一道题而已。考生还必须熟练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公式法处理数据、列表法处理数据及作图法处理数据。

  【化学】22个实验要重点关注

  指导名师:福州三中高三化学集备组组长 章新林

  ■说明解读:

  2013年化学科《考试说明》与2012年相比基本不变。今年延续了2012年《考试说明》实验部分增加的实验内容,列举了22个实验。这一内容各位考生务必高度重视,这也是历年高考实验的重点。

  变化部分为:(四)题型示例,例4更换了一题,更加突出了实验内容的考查。参考题例更换了11、12两题选择题,25题用了去年福建省高考理综25题,31题用了去年高考30题。

  ■复习建议:

  一、对照考试说明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不留死角。考试说明详细罗列了化学考试的知识点,考生应一一对照,没有理解的内容应当重点补上。应当说明的是,高考命题虽然以能力立意,但化学知识点中有许多知识是离不开记忆的,如:离子的颜色、化学方程式、物质的用途、物质的俗名等。

  二、重点复习22个实验。纵观历年高考实验题,从没有课本上的实验原题,而是各实验的组合。复习实验有条件的还是要在实验室亲自动手实验。重点要搞清楚22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结论解释,搞清每一步为什么这样做,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

  高考实验题多数是探究实验,很多是要同学们设计实验。仪器连接是关键,一般是按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干燥装置、主体实验、尾气处理顺序连接仪器。化学实验题要得高分,一定要重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包括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检验、离子的检验、离子的鉴别、气体的制备等都要很清楚。实验的安全性要放在重要的位置思考。

  三、构建知识网络与提升解题能力。第二轮复习重点在构建知识网络,分散的知识点要系统化、网络化。在解题中要注意审题、提升解题能力,做一题要分析做对的成功经验、做错的失败教训。建议对错题进行整理,防止再错。切不可在题海中搞不清方向。

  四、重视化学用语的书写。根据每年高考失分统计,考生在化学用语上失分总是最多的。同学们平时要养成认真书写化学用语的好习惯,分子式、化学方程式错肯定不得分,专有名词错也不得分,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没有配平要扣分,沉淀符号、气标、反应条件没写或写错都要扣分。

  【生物】加强实验复习理论联系实际

  指导名师:福州三中生物教研组副组长、高三生物集备组组长 刘东杰

  ■说明解读:

  与2012年相比,2013年《考试说明》生物科总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如总分、题型等都跟去年一致。在知识内容的要求上,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在能力要求上,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对学科能力、科学思想及方法应用等的考查。不同之处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题号改变,题数增加:与去年相比,生物选择题依然是第1、2、3、4、5五题;生物非选择题的必考部分由2题变为3题,即原来的第26Ⅰ、Ⅱ和27改为第26、27、28,该部分的分值不变,还是40分;生物选修三选考部分由原来的第32题改为第33题。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做了两处调整,即必修一“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和选修三的“胚胎工程的应用”均由原来的要求Ⅰ改为Ⅱ,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并综合运用这两个知识内容,对这两个知识内容的要求有所加大。

  3.将原来的“参考样卷”改为“参考题例”。

  ■复习建议:

  1.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了解高考备考过程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逐条对照自己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复习。

  2.切实掌握生物学相关的结构、过程、原理及应用,建立主干知识与枝节内容的有机联系,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

  3.加强实验复习。认真复习考试说明要求的16个基础实验,掌握实验的原理、步骤等基本知识与技能。将实验内容与知识体系有机融合,总结探究实验的一般规律,并能迁移、运用到新情境中解决问题。

  4.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关心生态环境保护、疾病与健康、食品安全等问题。尝试应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决(或解释)实际问题。

  5.提高习题训练的效果。对理综习题的训练要有一定的强度,明确每道习题所涉及的知识与能力要求,避免曾经的失误,找出知识的缺漏,纠正思维的偏差,改观审题的盲目与大意,进而总结归纳不同题型的解题规范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