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比名次更重要的是内涵

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3-3-20 11:48:33

   

李元元                 李家俊               陈群                 宋永忠

   学科是大学的最基本元素,是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实力的集中反映,学科水平直接影响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刚刚完成的第三次学科评估工作,在总结前两次学科评估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了类似“中西医结合”的体检方式,不仅依靠体现内涵、成效、质量、特色的数据资料,还增加类似中医“望闻问切”的专家判断,使得评估结果更能反映学科内涵的实质。

  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这种“质量体检”给我们怎样的启发?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宋永忠。

  一流大学因为一流学科知名

  记者:对于学科评估而言,名次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比名次更重要的是评估所揭示出来的学科内涵和学科质量。怎样通过学科评估,不断地推动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

  学科建设不能围着学科排名转,但要深度分析学校学科情况

  李元元:首先,要客观、科学看待学科评估。学科评估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高校的学科实力乃至办学水平,这是我们关注学科评估结果的重要原因。我们既要肯定学科评估的价值和意义,但又不能过于看重评估名次。评估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是想通过评估这种形式,推进高校的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评估结果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我们更要注重评估本身的科学性。评估目的、评估指标、评估方式以及评估数据来源都影响着评估的结果和导向。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的这次学科评估,强化了质量意识,也体现了我国高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学科评估,这是更为重要的。高校的学科建设不能围着学科排名转,要通过学科评估,深度分析学校学科情况,清楚每个学科在国内同类院校的位置,以及背后所反映出的优势和不足。对于排名靠前的学科,要巩固优势,在已有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持续发展。对于排名靠后的学科,要发现差距,分析原因,找到下一步建设发展的对策和思路。当然,各高校学科建设还要认真考虑自身学科总体布局和发展特色,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这样才能统一谋划、科学发展,推进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评估不仅使我们了解了学科质量现状,还为学科建设开出良方

  李家俊:对于一所大学的学科评估而言,名次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比名次更重要的是评估所揭示出来的学科内涵和学科质量。

  学科是大学最基本的单元,是一所大学竞争力和特色的集中体现,所谓一流大学也是因为其有一批一流的高水平学科而知名。

  学科的评估就像人的体检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科建设,就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评价。要推动学科发展上新台阶,需要了解学科现状的真正内涵、本质及质量现状,需要更有说服力的学科“体检”。

  学科评估不仅使我们了解了学科的本质内涵和质量现状,还为我们学科建设“开出良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发布学科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还提供学科分析报告,就像人体检化验之后,医生要出具诊断报告,学科评估后的成果是一般国内外排名性评估所没有的,根据学科分析报告的内容,我们不仅能了解各学科自己和兄弟院校的现状,还提供各个指标间的内在关系及存在的发展不协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科真正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高指明方向,从而有的放矢地推动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

  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提供参考

  陈群: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一级学科评估,旨在推动各高校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条主线提升综合办学实力,从而持续增强我国高校科研质量与研究生教育水平。对于高校而言,参与一级学科评估主要的目标在于了解自身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水平与建设成效,认清本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学科内涵建设等提供参考信息。

  因此,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之后,各高校固然会关心本校学科在相应一级学科内的排名状况,但总体而言,大家更加关注的是排名结果所反映的本校学科发展的整体状况、水平以及各一级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所处的位置,寻找自己在学科发展上的问题和差距,从而为确定下一阶段的学科发展目标、思路提供依据,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学科评估让高校摸清家底,让社会了解各个高校学科建设情况

  宋永忠:学科评估是对高校学科建设的一个全面体检,让高校有机会摸清家底,让社会有机会了解各个高校学科建设的情况。之所以说名次是重要的,首先,从本次评估的四个一级指标来看,评估是比较科学、合理和可比较的,它充分反映了一个学科的综合实力和在全国的比较优势,正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其次,社会关注评估的重点就是排名,名次将直接影响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学生、各级政府对一个学科乃至对一个学校的评价以及定位,由此引发的结果将涉及到政府的投入、社会的支持、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学生的报考等,这直接关系着学科和学校未来的命运。比如,江苏省前两年启动的优势学科建设,申报条件中设置的一个门槛就是该学科在全国第二轮学科排名的名次。再其次,学科排名对学校和学科而言,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指挥棒,将指导学校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加明确发展和建设的方向。

  学科建设应当有着怎样的发展观

  记者: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动内涵式发展,学科建设应当有着怎样的发展观?

  以学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整合发展资源、引领发展方向

  李元元:我理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要遵循三个规律,发挥四大职能,处理好五种关系。三个规律就是人的发展规律、知识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四大职能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五种关系就是规模、结构、质量、特色、效益间的关系。

  推动内涵式发展,必须把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因为它是高等教育遵循上述三个规律的基点、发挥四大职能的依托、处理好五种关系的集中体现。学科建设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必须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类,着力于人才;就要从国情、校情出发,面向科学和技术革命性变革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走一条富有自身特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就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以学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整合发展资源、引领发展方向。

  提高办学层次和学科优质率,改革学科建设体制

  李家俊: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规划与设计。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高水平人才,如果一个学科的实力不够强就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因此,天津大学一直努力在保证必要“学科生态”的前提下,推动“学科优质率”的提升,使大部分学科的水平达到一定高度,能够为构建我校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根据天津大学学科建设的方向,在学校现有基础与条件下,不可能把所有学科全部建设成为优势学科,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不能搞“大而全”,应努力抓“精品”、办“特色”。因此,现阶段我校学科发展的基本思路为:发展突出优势、增强群体水平、加强基础学科、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提高办学层次和学科优质率、改革学科建设体制。

  优质率,从数学上讲,就是优质部分数量(分子)与总量(分母)的比率。大学学科优质率就是一所大学的优质学科(高水平学科)数量与学校学科总量的比率,一所大学的学科优质率越高,证明学校学科整体水平越强。提高学科优质率,就需要在增加优质学科数量的同时减少总学科数,或者是优质学科数量增加速度高于学科总量增长速度。对于我校来说,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学科发展将会遇到一个非常大的瓶颈,即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会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如果一个学科不能培养博士,就难以进行高水平的研究,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没有优秀的人才,学科就很难发展。因此,在各方面资源,尤其是“博士点”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我校学科的优质率,使天津大学向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就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本次全面的学科评估,有助摸清学科“家底”,在学科诊断报告的基础上,哪些学科重点建设,哪些学科该有所不为,在尽力增加优质学科数量的同时,适当减少现有总学科数,将有限的资源适度集中,形成局部优势,使我校的学科发展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避免对学科建设表观的、定量性的指标过于关注

  陈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其核心目标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高校学科的发展应该是注重质量与效益、特色与优势的发展。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高校的核心要素是学生、教师以及由他们所构成的学科和专业,因此高校内涵发展首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和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以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产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学科建设中应该避免的一种倾向是对学科建设表观的、定量性的指标过于关注,以至于忘掉或者忽视了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

  从学科建设维度分析,在发展思路上应当有四个转变

  宋永忠:为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维度分析,我认为在发展思路上应当有几个转变:

  一是从“布点”到“项目加平台”转变。“211工程”的学科建设思路是以项目为纽带组合学科,“985工程”是以平台和基地建设推动学科建设,这种项目加平台的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进程。在一段时期内,这种建设思路对推进学科的内涵式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从“二级”到“一级”转变。实现从二级学科建设向一级学科建设的转变,可以打破二级学科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倡导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可以集中多个二级学科的力量,有利于联合研究一些大型的科研课题;可以按一级学科设置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具有广阔知识背景的人才。

  三是从“封闭”到“开放”转变。长期以来,学科建设都是在学科内部进行的,是一种封闭的建设模式。封闭式的学科建设其弊端是建设视野受限、学术研究与经济社会脱离,不利于新兴学科生长。学科建设应当走向开放,冲出学科樊篱,向其他学科开放、向社会开放、向国外开放,开展合作、协同、共建,形成学科建设的合力。“2011计划”的提出和实施,正是学科建设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一种指向,为学科建设设计了一条新的途径。

  四是从“平行”到“相交”转变。正是由于学科的封闭建设方式,各学科走自己的路从而形成一种互不相交的平行轨迹。这种平行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不利于交叉、新兴学科的产生,不利于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不利于解决现实经济社会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应当提倡学科相交甚至形成多学科的交叉点,实现平行学科向相交学科的转变。

  学科建设重在“有所为,有所不为”

  记者:许多有见地的校长认为,学科建设重在“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容易做到。有所不为,则相对难一些。大学在考虑自己的学科布局时,怎样避免追求齐全、追求热门,真正把追求特色、优势和高起点作为卓越的标志?

  用三年时间“扶优、扶强、扶新”,调整和优化现有学科专业

  李元元:吉林大学目前是我国合并院校最多、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但规模大、学科全,并不代表学科实力最强。我们在学科布局上存在着学科重复设置,资源力量分散的问题;在学科实力上面临着“高原多、高峰少”的问题。未来十年,吉林大学将面向科学前沿、瞄准未来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以新型战略产业为牵引,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学科发展领域进行战略布局,按照“突出建设重点学科,提振基础优势学科,积极发展应用学科,扶植新兴交叉学科,加快发展一批二十一世纪活跃学科”建设思路进行重点建设,使部分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若干重点建设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优势学科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学科布局的优化调整和实施学科重点建设,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合并院校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任务,有所为容易,有所不为困难,考验着领导层的决心、信心和智慧,需要有壮士断臂的决心和勇气。从今年开始,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从把握趋势、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满足需求、创新管理和提升水平的原则出发,坚持“扶优、扶强、扶新”,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和优化。按照不同的学科层级,明确不同的建设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效,实施重点建设,确保部分优势学科率先实现突破,以局部突破带动学科整体的协调发展。

  将有限资源适度集中,形成局部优势,彰显个性,办出特色

  李家俊: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过程,很难找到一个固定的学科发展模式。每个世界一流大学都是根据所在国的国情,根据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和优势,扬长避短,彰显个性,办出自己的特色。

  对于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来说,能得到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天津大学也是如此。根据天津大学学科建设的方向,在学校现有基础与条件下,不可能把所有学科全部建设成为优势学科,这就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不能搞“大而全”,应努力抓“精品”、办“特色”。学科评估向社会公布即宣传学科建设成效,同时信息公开也给予了办学单位进行学科布局自我调整的动力,有利于建立学科点自我退出机制。这里可引入一个学科生态的概念,即高校对学科发展进行战略规划,构筑各类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高层次、高水平、有后劲、有特色。

  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尽力增加优质学科数量的同时,适当减少现有总学科数,将有限的资源适度集中,形成局部优势,使我校的学科发展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坦率地说,要有所不为确实难度较大,涉及到学科的撤、并,涉及到教师、学生和各种资源的再分配,哪一方面都需要学校付出很大决心和精力,但没必要保留的学科点就一定要下决心砍掉,因为取消它比保留它的成本要低许多。我校近几年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主动撤销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农学学科门类不再招生,撤销影视学院等一系列举措已付诸实践,学科的优质率明显上升,为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通过优势特色学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实现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

  陈群: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言,在“985工程”、“211工程”建设中,固然要综合统筹学科布局结构,逐步优化学科布局并注意学科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也要避免追求贪大求全,盲目设置缺乏足够师资队伍、科研基础的热门学科的倾向。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高校必须坚持“扶强”、“扶优”、“扶特”,并逐步通过优势特色学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实现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时代变革中,高校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知识体系发展的逻辑不断建立新学科本身是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发展到一定程度,创设新学科的冲动是会自然产生的。从工作角度来看,学校应该建立学科设置的基本程序,坚持学科设置的基本原则,把握较高的入门标准,并且在学科设置中充分听取学术组织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以此来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空壳学科的产生。

  对于“有所不为”的学科,学校应当下决心整合、改造甚至淘汰

  宋永忠:所谓学科建设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指紧密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科学合理地配置学科建设资源,避免追求学科的大而全和办学的盲目发展和竞争。

 

  高校在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实施学科布局调整时,既要顺应高等教育新的发展趋势,又要从学校自身实际出发,充分把握学校的发展定位,认清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是认清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学校的责任和使命。这既是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的核心依据,也是学校的社会功能所在。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是要认清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着力发展优势学科,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拥有一定数量的优势学科和领先学科,是实现办学目标的必备条件。

  三是认清学校学科现状与办学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在发展优势学科的同时,还要科学布局,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整体提升学科建设的水平,形成高原上有高峰的学科建设面貌。只有这样,才能把追求特色、优势和高起点落到实处。

  总之,学校对“有所为”的学科,要在政策、资金、条件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在队伍建设、学科生长点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和大力扶持。对于“有所不为”的学科,学校应当下决心,采用整合、改造甚至淘汰的方式处理,对涉及到的人员要给予妥善分流和安置。 

  

高校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办学特色的竞争,而办学特色的基础就是学科特色。特色是学科建设的灵魂,形成特色、突出特色和发扬特色是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获得领先优势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途径,许多世界著名大学的一流学科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日前公布了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从学科评估看学科建设,如何发展传统学科?如何派生新学科?如何推进学科交叉?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兰州大学校长周绪红、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宋永忠日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如何发展传统学科

  以创新来驱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分化和融合

  记者:对于高校发展而言,学科建设堪称学校发展的主线。此次评估,许多拿第一的学科,都是学校多年经营的王牌学科。面对激烈的竞争,传统学科如何保持优势?

  以需求导向驱动学科创新

  李元元:所谓优势学科只是在这个发展历程中一个阶段产生的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学科。就传统学科而言,要长期保持其发展优势,就要以创新来驱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分化和融合。一方面着眼于学科前沿,拓展新的学科领域,融合其它学科,以理论创新确立学术研究的优势地位,实现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积极依托学科优势,立足于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加大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以需求导向驱动学科创新,保持传统学科旺盛的生命力,产生新的学科优势。

  另外,从学科文化的角度看,传统优势学科成长的过程都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文化和学术精神,如果能将之不断丰富和传承,内化为高校文化和大学精神,对推动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带动学校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发挥特长形成标志性学科

  李家俊: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行学科建设,重要的是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找到自身的比较优势,确定学科发展重点;要善于发挥特长,形成标志性学科。天津大学在本轮学科评估工作中8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5个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3,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继2003年、2007年之后再次蝉联第一,实现三联冠。化工学科能取得如此成绩,是与学校长期坚持内涵发展,坚持特色建设,坚持重点投入分不开的。

  建设一流学科需要历史积淀,需要一批人沉下心踏踏实实搞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为了保持并且进一步提升传统优势学科的领先地位,我们应该促使其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发展前沿进一步凝炼研究方向,使其中的优势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持其引进和培养国际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吸引优秀人才,形成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其通过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学术交流和研究生合作培养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推进学科的国际化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学科的学术竞争力,切实提高学科的科研水平和科技竞争力,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抢占“制高点”,成为我校高水平工程人才培养的“最高峰”。

  面对激烈的竞争,传统学科也存在危机,为此,我们通过改革创新巩固传统优势地位。借力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宝贵契机,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了“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两校将参考学位中心提供的学科分析报告,发挥各自在化工、化学领域内全国领先的学科优势,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加强国际协作、突破原有体制和机制制约,实现强强联合与优势互补,打造在国际化学化工学术领域内名列前茅的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心。

  加强与国际同行的深度合作

  王广谦:在这次评估中,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与北京大学并列第二。财政税务、金融保险、国际贸易、国民经济学等学科是中央财经大学最先设立的学科,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担纲扛鼎的人才。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要想保持传统王牌学科的优势,必须坚持对传统的承续和创新。要做到对传统的承续,需要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结构优良的学术梯队。一所高校若没有顶尖的学科带头人,就不大可能产生具有全国甚至全世界影响力的王牌学科。而要想维持王牌学科持续的影响力,就必须加强学术梯队的建设,确保年青人在学科带头人的指引下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的学科带头人。要想做到创新,就必须特别强调为追求学术而献身的科学精神,鼓励学术争鸣。需要不断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密切交流与深度合作,瞄准学科发展最前沿,不断推出新的学术成果,同时将这些新成果及时融入教学体系,传授给学生最新的知识。在我们学校发展过程中,财政、金融、会计、税务和保险等学科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优势,就是因为在每个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若干个一流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勃勃生机的学术梯队。

  学科建设不能一蹴而就

  宋永忠:此次学科评估,排名前列的学科多是传统学科,是各校经营多年的优势学科,这是十分正常和意料中的结果。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科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在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社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科之间的激烈竞争,传统优势学科面临严峻挑战。如何保持学科优势,这是一个既现实又具体的问题,我认为至少应当重视下面四个问题:

  一是充实学科内涵。学科建设要以坚守和拓展并重,继承与创新同行。在保持和传承学科传统底蕴的同时,要不断为学科赋予新的内容,注入新的学科文化、学科精神,扩大研究领域,提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学科协同创新,从封闭式学科建设模式向开放式学科建设模式转型。不断充实学科内涵,是传统学科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手段。

  二是提升学科能力。包括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即创新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应当“顶天立地”,做好长远规划,选择具有前瞻性、前沿性、持续性、创新性的研究方向,以能够产出新思想、新理论,能够解决国家和地方急需的重大问题为科学研究创新能力的标志;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关键是要创新性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造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范式,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能够培养高素质人才,高质量就业人才为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标志;社会服务能力以解决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政策咨询、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志。

  三是彰显学科特色。传统是一种“本色”,并不完全等同于特色。特色一般理解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特色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一个时期某个学科可能具有特色,但在另一个时期这种特色可能会消退而不再是特色,因此,学科特色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是一个学科之间的竞争过程。传统学科要突出特色,就必须做强做优或者在此基础上不断寻找产生新特色的增长点,形成新的特色。

  四是找准学科参照。传统优势学科的建设,要保持优势就必须以更高的标准作为参照,不但要把国内相同高水平学科作为参照系,而且要将国外高校相同学科作为参照,用世界一流水平的标准检验学科发展水平,从国内竞争逐步走向国际竞争,只有高标准要求才能产生高质量的学科。

  特色是传统学科立足之根

  周绪红: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兰州大学共有47个一级学科参加了本次评估,其中有6个学科进入其所在学科排名的前10名。通过与第二轮学科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在参加了两次评估的我校35个学科中,有31个学科的排名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一个侧面说明我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呈上升态势。

  传统学科要持续保持优势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特色,既是传统学科的“立足之根”,又是其“竞争之本”。特色发展体现在学科建设思路上就是“你无我有,你有我强,你强我优”,通过形成、突出和发扬特色形成学科优势,进而成为全国和世界的优势学科。

  从高等教育改革与高校办学实践看,传统优势学科、专业既是高校办学特色的体现,也是保持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此次一级学科评估结果,许多排名靠前的学科都是所在高校多年以来进行重点建设与投入的传统优势学科、王牌学科。面对激烈的竞争,传统优势学科要继续保持相对优势,一方面要努力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拓展学科内涵,以国际一流学科作为自身发展的参照系;另一方面要努力建设并维持良好的学术生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保持优势学科内在的发展活力。

  如何派生新学科

  是否符合科学前沿的发展态势,是否与其他相关学科相匹配、相适应

  记者: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派生新学科,是大学极其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国外曾经有人提出教育诫律:不要设置过多的学科,尤其是不能盲目地设立过多的学科“空壳”。那么,高校如何发展新学科?

  新生学科大多是由基础学科派生

  李元元:随着知识领域的拓展,知识结构的细化,“知识板块”的重构和社会需求的凸显,新学科正在不断增加。大学作为一个知识交融之所,人才集中之地,派生新学科不单是一种任务,实际上也是各种知识体系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派生的新学科越多,一定程度上证明知识领域拓展越广,知识结构细化越深,知识板块碰撞重构能力越强,越能满足社会需求,这是一个大学有活力的表现。从这个方面来讲,当然是新生学科越多越好。但是学科成长有它的自身规律,必须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开创性的知识领域,不能是只有新概念、新名称、新形式的“空壳”,从而影响学科的整体优化布局,阻碍大学的内涵建设。纵观科学发展之历史长河,新生学科大多是由基础学科派生、衍化而来,因此加强基础学科的建设成为发展新学科的重要途径。基础学科不强大,新生学科也就缺少了力量之源和发展后劲。钱学森先生说过,基础学科是科学技术中的最高层次,因此,不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不把基础学科做强做实,发展新学科也就无从谈起。当然,新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也依赖于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人类社会重大需求的推动,在这两个方面,高校在发展新学科过程中同样需要高度重视。

  要考虑拟建的新学科起点是否高

  李家俊:通常,在一所研究型大学里,新的学科(在实践中往往是新的院系)的设立需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是否符合科学前沿的发展态势,或满足社会的现实或潜在的需求?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学校的原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是否与其他相关学科相匹配、相适应,符合学科的合理生态?拟建的新学科起点是否高,是否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一流水平?

  通过学科评估,我们不仅摸清了自己的家底,还了解了兄弟院校学科群的布局现状,为自行调整学科布局奠定了基础。发展新学科,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整合校内学科资源。第二,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第三,建全学科发展规划。

  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

  宋永忠:学科是集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体系。学科的形成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通过科学研究产生系统化的知识是学科形成的基础,利用系统化的知识培养专门性人才是学科持续发展的活力,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服务是学科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的外部条件。这三个方面的要素决定了高校必然是发展新学科的主体,也说明了新学科发展的关键在于内涵和质量的提升,而不是在缺少内涵的情况下设立过多的新学科名称,形成所谓“空壳”。

  高校如何发展新学科,我认为,一是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二是要考虑学校现有基础和学校发展目标。三是要正确把握组建新学科的策略。

  如何推进学科交叉

  围绕学科前沿、重大理论与现实需求组建交叉学科平台

  记者:通过“985工程”建设,高校新建了不少平台和基地,使学校的科研工作有了新的增量和交叉研究的平台。面向未来,如何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真正形成一种能够围绕国家重点项目、重大任务和重大问题的科学研究体制和机制?

  鼓励、组织多学科交叉融合

  李元元:多年来,经过“985工程”建设,高校搭建了一批高层次高水平交叉研究平台,有力地推进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大大提升了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任务,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吉林大学以高水平学科群、高层次人才队伍、高起点创新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准国际交流合作“五位一体”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引导、鼓励、组织多学科交叉融合,整合资源,重点突破,从而促进了学校跨越式发展。在新一轮“985工程”建设中,学校着眼于一级学科或跨一级学科的建设,将学科、平台、人才、队伍等诸多因素集成建设,注重围绕学科前沿、重大理论与现实需求组建了一批交叉学科平台;学校鼓励支持构建校内跨学院、跨学部以及与校外多单位协同创新的“大学科交叉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交叉课程体系构建、双导师制、双聘教授等多种形式,培养具有交叉学科素养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从而打破了原有的教学与科研组织形式,有力地推进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成为学校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创新性科研成果的重要源泉,学校承接国家重大项目和任务,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

  聚焦科技前沿和重大需求

  李家俊:在“985工程”规划阶段,学校即明确战略目标,全力搞好顶层设计。以“突出重点、强化优势、服务需求、发展特色”为立项原则,坚持“办特色、出精品、上水平”的建设思路,突出聚焦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交叉与集成的学科群建设的特点,通过多学科的合作,解决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科学问题。

  交叉学科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方面,以“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为基础,借鉴“2011计划”建设理念,突出“协同”理念,探索 “大平台”建设模式。

  例如:围绕节能和开发新能源这一核心问题,实行校领导协调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常务副校长钟登华院士负责总协调,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王成山教授任项目负责人,打破了学院行政机构及学科限制,形成跨行政机构、跨学科的校级交叉学科创新平台。

  组建跨学科跨学院创新团队

  王广谦:自启动“211工程”和“985工程”以来,我国高水平大学办学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中央财经大学就是其中受益者之一。我们在“211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借助“985工程”创立了“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吸引了一大批海外优秀人才加盟。考虑到他们大都在欧美高水平大学接受过系统的博士教育,掌握了西方前沿经济学理论与知识,对欧美国家的学术研究方法非常熟悉,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我们在校内建立了与传统体制不一样的“学术特区”——成立专门的学术机构,其运行机制与西方欧美大学的学院管理模式大体相近。学校鼓励他们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为研究重点,在研究过程中,既要利用所学的西方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分析中国经济社会问题,更要立足中国国情,鼓励他们加强与校内其他学院的学者进行深度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交叉融合。

  在建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同时,学校还通过建立科研实验区、启动青年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探索组建跨学科、跨学院的科研创新团队,推进科研机制创新。在国家实施“2011创新计划”之际,我们在财政部的支持和协调下,联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社会科学院等所属研究机构和原财政部部属院校成立了“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整合不同学术单位之间的学术资源、打破高校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藩篱”,探索建立跨学校、跨部门的科研合作机制。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源泉

  周绪红:多学科交叉融合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和新兴学科的生长点。当今世界,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近百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成果中,近半数的项目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取得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学交叉融合的结果。21世纪的重要新兴学科化学生物学、化学遗传学等就是化学与生物学和医学交叉渗透的产物,化学的工具和方法被用于研究生物和医学问题,分子生物学的手段也被用于解决化学问题。还有计量经济学、计量地理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生态学、人口学、环境伦理学、管理科学等等都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往往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成果,不仅促进了新兴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而且促进了人才知识结构的更新,思维方式的拓展,提高了人才培养、特别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