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文化解读:从物质到精神
 
发表时间:2013-04-03   来源:光明日报
 

 

  4月2日,参加祭扫烈士墓的广西靖西县新靖镇中心小学学生用笔记本记下英烈事迹。新华社发

 

   清明,从最初的清明节气到如今的清明节,经历了从自然到人文、从物质到精神的发展嬗变,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

  从节气到节日

  北京师范大学博导、民俗典籍文学研究中心民俗室主任萧放教授告诉记者,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唯有清明是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最初主要作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也就是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农业是传统中国民生的主业,人们十分看重清明在年度生产周期中的自然时序位置。清明是播种与准备养蚕的季节,谚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它走了与传统节日生成的不同路线。古代节日一般依据节气时令,但脱离节气时间点,另外生成民俗节日,比如立春到春节、夏至到端午节走的就是这一路径。“但清明却没有沿用这一文化习惯,它将古代寒食节俗收归到自己名下,与此同时清明也改变了自身性质。”萧放说,“清明在唐宋后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并且其节俗意义日渐增强。四时八节中,清明出现较晚,影响却相当突出,缘何如此,耐人寻味。”

  清明虽然出现得晚,但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萧放解释,中国向来十分重视祭祀祖先,但上古并无墓祭的礼俗,祭祀都在宗庙里进行。时至春秋战国时期,墓祭风气才渐浓。但此时,这种习俗似乎还限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家,直到唐朝,祭墓风俗才扩大到整个社会。唐玄宗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节气日的相连,在唐朝已将寒食清明并称——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描写寒食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至此,清明不仅从寒食中分担了祭墓的功能,同时它也将一些原本属于寒食节日的游戏娱乐置于自己名下,如蹴鞠、秋千是寒食的著名节俗,这时也已成为清明的娱乐。

  萧放进一步说明,到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为寒食特有之外,清明已承担了许多原属于寒食的节俗功能。清明也由原来的节气日演变为重要的民俗节日。明清时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节除春节外唯有清明了。  

    从自然到人文

  “人为万物之灵长,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在与自然密切交流中,人们又感知到生命的发生与死亡是一个相依相存、相接相续的自然过程。生命的躯体可以生死,生命的力量却不息永生,由此人们在自然的春天感念着亡故的祖先,以追悼纪念的仪式召唤着生命的力量。”萧放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着自己对清明节的认知。

  农业社会强调人们之间的宗法关系与生死相依,祖先崇拜是农业宗法社会的主要信仰与精神支柱。在自然春天到来的季节,人们举行隆重的春祭仪式,对祖先亡灵礼敬纪念,“慎终追远”。伴随着庶民社会的成长,清明在唐宋以后,人文意蕴凸显。

  正如著名人文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委员会主任李汉秋教授所说,纪念先人同时也是希望后人不忘自己、纪念自己,这种意念也就会激励自己,提升生命价值,延伸精神生命。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因此,人们通过清明节的缅怀,获得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传承。由此可以说,清明是民众思亲情感的释放日,也是生命伦理的教育日。

  萧放解释说,人们在清明时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的功德,实际上是一次生命伦理的教育,同时也是与祖先对话的机会。人们在祭祀仪式中,实现了家族历史与精神遗产的正向互动,促成家族子孙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德操守的坚持与对俗规国法的遵守。

  另一方面,清明是强固血亲根脉的重要节日。李汉秋认为:历史可以传承人类的生命信息,但国史和方志容量都有限,传统的家谱经过改造是个容量很大的载体,可以满足每家每户的需要,可以记载每个平民百姓的懿行嘉言,使之流芳后代,借以激励生人,教育子孙。因此,“清明节正是进行家庭文化建设的契机。人们可以把个体生命置于祖辈代代相传的生命长链之中,作为长链的一环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找到精神安顿。”

  萧放则表示,祖先墓地不仅是生命之根,同时也是情感之结,在传统社会里,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牵挂着乡里庐墓。清明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人们一方面感念祖先亲人的恩惠,同时以培土、展墓、挂青的形式显示后代的兴旺。

  而这种根脉意识进而发展为对国家的牵挂,中国子民难忘故土的情缘至今依然。时至今日,祭祖仍为民俗生活中的大事。每年清明时节,不仅环居祖墓的亲人要上坟祭扫,大批旅居海外的华人、港澳台同胞同样纷纷赶回祖籍,祭奠祖灵。而陕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作为中华民族的祭祀地,每当清明时节,民族亲情都在这里汇集、凝聚,从虔诚拜叩的肢体语言中,我们能读出“血浓于水”的民族情缘。

  两位专家还不约而同地强调,清明是悼亡节,更是重生节,传统清明节的主题是祭祀祖先与郊游踏青。自然节气引发人们的人文情怀,人们礼敬祖先,重温历史。同时,人们也借扫墓传统,郊外踏青,放风筝、荡秋千,亲近自然。自然与人文在中国人的时间生活中融汇并流,人们的情感、历史观念、自然伦理与社会伦理都能在节日中得到相应的满足与表达,这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生命动力所在。

  从物质到精神

  李汉秋指出,我国传统节日,绝大部分都是:感自然节律而设,孕人文精神而丰。最早的起源都是感受自然的节律,顺天应时而设。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孕育了人文精神而丰富起来。清明节“慎终追远”的人文内涵就是这种发展历程最好的注解。

  他说:“生命是从哪里来的?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不是上帝赐给的,是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从自己开始一代一代追寻上去,所谓“慎终追远”,也就是追本溯源,寻根问祖,认祖归宗。“这就是寻根意识。”他说。

  “中华民族特别尊重祖宗、祖先,这就是敬祖意识,祖先崇拜。中国人把人生价值归结为光宗耀祖,不辱没自己的祖先,不做对不起祖宗的事。这种以血缘亲情为根基生发出来的感情,是最自然的感情,是植根在人性中的感情,是与生命意识绑在一起的感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意识,积淀成中华文化,得到不断强化。”他说,“中华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最重人伦道德,由文化熏陶,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感情、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铸成中国心,中华魂。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异国他乡,永远保持着中国心,永远是中华儿女。大家同根同源同宗同祖同种同文。”

  李汉秋特别解释说,这种“慎终追远”并不仅仅是对小家庭祖先的追忆,也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人文始祖的感念。

  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追本溯源,一代代追溯上去,文明的始祖以黄帝为最重要的代表。祭祀黄帝表达了中华儿女尊祖敬宗的民族感情,寻根追祖的文化认同。今天,黄帝是一个共同文化的旗帜,民族凝聚力的标志。祭祀黄帝,是中华儿女一方面向自己的祖宗宣示;一方面也是激励自己:要光大中华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记者 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