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开展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
发布时间:2013-4-19 18:29:43
有条件的高中可探索建立高中生大学先修制度,为学有余力、具有潜质的高中生提供大学认可学分的选修课程。省教育厅18日发出通知,将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各地申报的具体情况,计划遴选35所左右实验学校,通过改革现有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和评价标准,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根据安排,福州、厦门、泉州可申报5所,其他设区市可申报4所,平潭综合实验区可申报1所。省属中学直接上报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要求申报的学校有较好的办学基础,办学条件和教师队伍能满足普通高中教学要求;学校领导有强烈的教育改革愿望,教师的课程意识强,能够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相对丰富的课程资源;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上能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点,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和多种需求提供有效的学习选择;学校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已具有某些方面的特色。
实验学校改革试点任务包括创新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强化学校资源建设共6个方面。鼓励实验学校突出学科建设特征,在科技、数理、人文、外语、艺术、体育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形成明显的学科优势,为不同兴趣、爱好、特长、人生规划的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教育;支持有条件的学校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究与实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职业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通知还提出,实现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核心是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指导学校结合实际有计划地开发建设一批结构合理、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支持学校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志趣和爱好,探索适应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倡导实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指导学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探索建立与多样化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选课、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和导师制等多种教学管理制度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管理机制。
学校要做好学生成长记录,积极探索实施发展性评价等多种方式,更加突出评价的发展性、激励性功能,更加关注全体学生和教育教学过程。鼓励学校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包括师资培训、实验室与课堂开放、开设特色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有效合作,为学有专长的学生开辟学习发展的新途径。
申报程序包括学校申报、设区市审核、省级审定、动态管理,5月前,设区市教育局组织审核、初选后上报实验学校,省属中学直接上报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6月前,公布省级实验学校名单;9月-2014年7月,各实验学校深入开展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通过探索实践,确保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效,获得初步经验;2014年7月-2015年6月,各实验学校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成效,形成一批实验成果和典型经验,总结推广成功做法和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