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改革:中学语文教学改革“风向标”?

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3-6-8 15:09:40

  “全国作文日”,有人这样形容每年6月7日。

  上午11点30分前后,各省高考作文题陆续“浮出水面”,媒体争相报道、组织点评,网友们转载、围观、吐槽、仿写……俨然参与一场集体狂欢。

  作为分值最高、灵活性最强的大题,高考作文似乎天然具有舆论效应,但更深层的看点,或许还在于它被视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正因此,不少学者呼吁,要基于现实理性地看待高考作文,而不是简单地做价值判断,因为高考作文改革还“在路上”。

  材料作文唱主角

  议论文命题的特点是把矛盾或明或暗地提供给考生,迫使他们进行具体分析,形成自己的论点,展开论述。

  “总体做到了两点:一是事先无法猜到,避免了有的考生事先有所准备;二是没有偏题、难题、‘坑爹’之题与考生作对。”作家叶永烈第一时间表达了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的看法。

  确实,在材料作文唱主角的情况下,高考作文彻底告别了押题的可能。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今年高考作文题绕开“中国梦”这个热点,让很多押题人大感意外。教育评论人熊丙奇认为,“高考作文不要急于紧追时事,它不是时政体,而是一个反映学生的观点和他的既有表达的题目。

  “今年高考作文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指向议论文的题目明显占了优势。议论文命题的特点是把矛盾或明或暗地提供给考生,迫使他们进行具体分析,形成自己的论点,展开论述。”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说,以往的命题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即许多表面上看来是导向文论的题目,实际上是诗性的抒情命题,往往表现出变相的强制性主题,不利于考生发挥。

  从出题形式看,今年高考作文试题主要包括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标题作文三种类型,其中材料作文、半命题材料作文占绝大多数,这也是近年高考作文改革的一大趋势。

  对于命题作文式微,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认为:“命题作文与文学创作有所不同,考场中所写的作文应有一定的规范性,这是大规模选拔性考试维持可比性和客观评卷的公正性的必然要求。但命题作文考的是实实在在的作文能力,也就是表达、说理的能力,或者说语文的实用技能,而不仅仅是‘白发三千丈’式的文学想象。”

  材料作文之所以成为主流,主要在于它具有两大优势:

  一是多方面、多视角的材料能广泛联系现实生活。杭州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丁飞说:“这样能鼓励考生自由创新、个性立意,更好地显现新课改的素质教育、自由发展理念。”

  二是材料审题整体难度不高,能让考生有话说。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101中学副校长程翔认为,“材料类作文要求考生用自己所知道的材料印证其所生活的世界,能让那些关注生活、思想敏锐、视野开阔的考生脱颖而出。”

  复旦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认为,今年高考作文题突出考查学生的“去自我中心”的思维意识,或是审视自我、或是反思当下、或是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看到局限、学会思辨、把握平衡。如上海卷关于“更重要之事”的思考,可以谈个人当下的局限性,也可以谈登高才能望远,不要做井底之蛙;安徽卷可以思索自身应该不执于过去而着眼于未来,高中生应该对人性即将展开的可能性有所期许;四川卷的立意也可以从寻求人的多元性平衡角度破题;湖北卷“方”与“圆”的问题就可以谈及学生对处世智慧的思考。

  “高考试卷坚持‘考试也是学习’的思想,认为考试同样存在弘扬什么、批评什么的价值观导向,同样存在培养健康情感的问题。”程翔认为,今年作文试题以北京、海南、山东、江西等为代表,注重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贴近、关注当今时代潮流发展趋势的材料,注意蕴含在材料中的正确价值观导向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广东卷“富翁捐助”、浙江卷“三句话看青春”等作文试题,立意角度多元,没有联系的意识、发展的眼光、辩证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很难写好的。

  什么是“好”的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好与坏,主要在于它能不能提供比较大的思辨空间,能不能让学生自由表达。

  “好的高考作文试题既要有一定的审题难度,又能提供若干个立意角度;既要尽可能让考生们有话可说,又要能考查出思想境界、思维品质之高低;既要体现一般社会正确价值观,还要有一定的时代性、新颖度。”广西柳州高中校长李昌林认为,北京卷“科学家和文学家关于手机的不同看法”、全国大纲卷“同学关系”、安徽卷作文题等都是今年较好的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好与坏,主要在于它能不能提供比较大的思辨空间,能不能让学生自由表达,这是最重要的。”熊丙奇认为,今年有些题目给学生的思辨空间还是比较小的,给学生自主表达的空间也不够,这也是未来高考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黄玉峰认为,学生身处校园一隅,生活单一,思考问题的面也容易窄化,而上海高考作文题一向平实,注重思辨,这是它的特色与长处。上海卷今年延续了这种风格,“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命题思路能够引导语文教师引领学生不局限于个人的小世界,去拓展自己的思维,辩证地看待世界,这对于学生多元价值观的形成是很重要的。

  在材料作文主导的格局下,不少专家认为天津卷命题“守正出新”。“半命题作文既保留了传统命题作文的构架,又呈现出适度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是一道颇具亮点的高考作文题。”程翔说,该题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如从思维过程切入,可以谈“思而知之”“疑而知之”;从生活体验出发,可以谈“乐而知之”“挫而知之”;从求知方式入手,可以谈“读而知之”“网而知之”;从知行关系着眼,可以谈“行而知之”“用而知之”等。

  孙绍振认为,普遍评价较好的命题也可能隐含“败笔”。以福建作文题为例,顾城诗里的关键意思是,假如地球没有引力,人就会在天上飘浮。为了拒绝这种“自由”,诗人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这个题目不但激发了想象,而且在想象中揭示了矛盾,即人为地球所吸引,是不自由的,飞向天空有了自由,但马上就产生了如何存在的问题,即苏轼担忧所谓的“高处不胜寒”的风险。因此,这个题目想象的空间很大,不但是情感的,而且是理性的空间。

  “很可惜,命题者对想象的伟大作用显得有些漠然,造成题目有明显缺陷。”孙绍振直言不讳地说,“败笔”之处在于把诗人的结论告诉了考生:“为了拒绝这种‘自由’,作者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在自由与现实的矛盾中,把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为现实,为了现实,宁愿牺牲自由。当然,这样的思想不是不可作为命题的材料,但是,把这样的思想明确地显示出来,就肯定变成了规定了考生立论的题旨。“这有点煞风景,把这样的思想规定为文章的主题,考生还有什么空间自主立意,还有什么个性独特的发挥呢?”孙绍振说。

  事实上,所有关于高考作文的讨论,都会指向一个本位问题:高考作文要考查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今年的高考作文有没有达到这些目标?

  李昌林认为,高考作文一般考查三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一是审题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二是学生心智发展水平,特别是道德素养;三是考查学生感悟生活和生命的能力。尤其是第三种考查,要求学生不仅仅是理解题目材料,还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联系生活和生命经历,充分阐述和生发出自己的感悟。总的来看,今年各省的高考作文题都基本达到了这些目标。

  “高考作文对学生的核心要求莫过于‘读书做人’,如何从生活中获得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是最关键、也最有用的方法,更是启发学生对今后道路的思考和预期。”黄玉峰说。

  高考作文缘何频变脸

  命题关注点由注重道德引导到关注人生思考、个性表达,到高尚品行倡导、人文关怀、生活哲思等多元格局。

  很多人注意到,高考作文这几年一直在变化,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再到话题材料作文。高考作文为何频频变脸?这背后有着怎样的理念和逻辑?

  “从命题形式看,命题形式走向多元化,限制由大到小。”李昌林分析认为,近20年高考作文命题大致经历了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为主,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多元并存——回归“新材料作文”的变化。2007年后,材料作文逐渐回归,并超越了以往的水平。命题关注点由注重道德引导到关注人生思考、个性表达,到高尚品行倡导、人文关怀、生活哲思等多元格局。

  “高考作文走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强制性、主题性命题逐渐衰微,代之以非主题性命题,所谓话题、材料作文,首先考核的是学生自主确立独特主题的能力。在材料和问题面前拿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来,这是素质的主体性、创造性,也是竞争力。二是这几年的命题逐渐从侧重抒情性的命题向议论性,也就是理论性的命题转化。”孙绍振认为,这符合世界各国高考命题的共同取向,因为不论是美国,还是澳大利亚、英国,作文命题都是理论性的,法国是哲学性质的。新加坡甚至规定只能写议论文,不能写抒情散文。把检测理性思维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曾经有中学语文教师指斥脱离中学生实际,这话恰恰脱离了中学要进入以理性思维为主的高等教育的前景。立论不但为文之本,而且是为人之本。要把学生教得像“人”,即要有自己的思想。也就是启蒙思想家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

  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看,李昌林认为:“今后高考作文改革的方向应该继续注重作文的导向性,注重作文积极的思想导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重视对生活思考,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作文的探究性,防止学生套写,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利于创新人才的选拔,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注重作文的可写性,作文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得所有学生都有话可说,不难为学生,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

  然而,高考作文改革也带来另一个话题,即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指挥棒”或“风向标”的作用,引导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不应该过多强调高考作文的导向作用,因其容易让师生不再关注语文素养的提升,而沉湎于解读应试的阅读作文的高分密码,甚至催生作文教学宿构、抄袭、套写等不良风气,破坏了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序列和生态,严重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甚至思维能力的提高。”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南通二甲中学校长凌宗伟认为,语文教育要从根本上关注人的生命生长,在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生命的色彩,用教师的生命润泽学生的生命,而不只是教会学生应试。

  不过,孙绍振则认为,作为“指挥棒”或“风向标”,高考作文改革对中学语文的导向作用是货真价实的。“能写好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最雄辩的表现。当前效果不彰的原因,主要是有太多的选择题和变相选择题。如果要让高考作文这根‘指挥棒’更有威力,除了把作文分值提高,别无选择。”(记者 张以瑾 于建坤 梁杰)

  【相关链接】

  2013年部分省份高考作文题

  全国大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新课标卷

  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地站了出来,并且完美地切割出了两块宝石。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

  北京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科学家和文学家关于手机的不同看法引发你什么样的想象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江苏

  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欣赏了一会儿,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在不在,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他们在想,是不是几只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

  要求: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材不限,诗歌除外,完成作文。

  福建

  根据顾城的《忧天》: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文体不限(不含诗歌),不少于800字。

  天津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上海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广东

  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根据这段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作文。

  (根据现有材料整理,请以高考试卷真实内容为准)

 

 

2013山东高考作文“给莫言挑错别字”引热议

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6-7 16:01:07

  2013年山东高考第一场语文考试7日上午结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成为今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的作文的题材,要求以“莫言”为材料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写作,引发莫言家乡山东考生和家长的热议。

  记者了解到,今年山东高考作文是材料作文,材料为“一个刊物上有个咬文嚼字的专栏给莫言等很多作家的作品挑错别字,他们虚心接受”,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撰文,要求文章800字以内。

  面对这样的材料作文,有的考生说总体感觉不难,历代关于知错改错的正例反例都很多,平时材料作文练习了很多,所以写起来并不吃力。考生刘强告诉记者,去年10月,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公众互动社区人人网上,也有人分析高考作文将会以莫言获奖为材料,围绕“吃苦、接地气、坚持和创新”等主题词进行作文命题,为此,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我特意加强了关于莫言老师的一些研读。

  从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走出考场的考生王倩说,“考前过于莫言的命题作文材料,我也想过,但一直以为会考命题作文,没想到是材料作文,比想象中难度高一点,就怕主题写跑偏了!”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老师曹秋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的山东高考语文作文相对比较平稳,也紧扣热点,从考生、社会的角度上都比较好把握,指出别人的错误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帮助,考生发挥的空间比较大,也体现了语言对于社会的纠错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