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优先到公平

——教育规划纲要三周年综述

2013-07-17

来源:

《光明日报》

 

   2010年7月,新世纪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正式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成为未来十年指导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3年7月,回望教育规划纲要走过的三年历程,民生、变革、跨越,无疑是纲要“旧三年”给“新三年”的启示;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攻坚克难,更成为“旧三年”对“新三年”的期冀。

  三年里,4%的目标从上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到2012年中央和地方财政予以坚决保障,成为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突破;异地高考方案从无到有,成为教育公平的重大突破;义务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85%的入学率到100%的入学率,成为教育普及的重大突破……一项项重大突破,是中国教育以改革者的姿态面向未来的庄重宣言;一次次改革创新,是民生期待在教育领域最直接、最深沉的映射。

  4%,开启我国教育新篇章

  2012年3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4%,作为一个多次写入文件却迟迟未能实现的目标,牵动的是一个崛起的民族优先发展教育最深层的渴望!多年没办成的事儿,一朝得偿所愿!

  纲要明确要求,“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而按当年2.2万亿元的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测算,要比纲要实施前的2009年增加1万亿元。年均新增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便要达到3000多亿元,谈何容易?

  2010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加大教育投入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实现4%提供机制保障。在教育优先发展国家意志的强力推动下,围绕4%的实现,全国上下同心协力,迎来了教育投入机制改革的全新阶段。

  着眼农村,教育公平不断推进

  2012年,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中学羌族考生兰易以619分的成绩成为恢复高考后九寨沟县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如果没有连片扶贫定向招生政策,要考上这么好的大学想都不敢想。”兰易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一年,国家首次针对680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启动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定向录取新生1.2万名,使贫困地区上一本院校的考生同比增长10%。

  2013年的一天,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班仁乡班仁小学两层楼的食堂里,每个学生面前都是一大碗盛着土豆丝黄豆芽辣椒炒肉的菜盖饭。“班上孩子脸色一天天红润起来,我们当老师的看着都高兴!”老师笑着说。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纲要从诞生之初,就将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三年来,一项项关乎教育公平的新政,无不着眼于固本培基,从百姓最关注的教育民生出发,让促进教育公平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温暖:

  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将使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10个百分点;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生每天补助3元,直接受益学生约2600万人;

  中央投入168亿元启动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将给农村学校图书、教学仪器设备及寄宿条件带来极大改善;

  中职国家助学金覆盖学生的90%……

  许多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都变为现实。

  读懂了农村,才能读懂中国。中国教育最大的“分母”在农村,中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也在农村。纲要颁布之初便将促进公平的着力点放在农村教育上: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全力推进,是为了让农村孩子学得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全面实施,是为了让农村孩子吃得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开展,是为了让农村孩子在学校住得好。

  教育公平,正成为教育新起点的一抹亮色。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教育质量持续提高

  三年前,山西晋中北田村村民郝巧根,为了让女儿进城读书,只能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那时“房租高了,土地撂荒了,收入减了,吃肉的次数少了”。

  郝巧根遇到的并非个案:二、三流学校学生往一流学校跑,农村学生往城里跑,直接后果便是一流学校人多得挤不下,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人又少得办不下去。

  而今,没交一分钱、没托一个人,孩子上了江苏盐城实验小学的周先生告诉记者,孩子在家门口的好学校读书,是他近两年来最开心、最幸福的事儿。

  “有学上”的幸福感尚未走远,“上好学”的深切渴望接踵而来。“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是对新时期中国教育使命与追求的最好概括。这句话凝聚在教育规划纲要中,便是“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言简却意深。

  2012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召开,被视为中国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大决策的誓师大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正式启动,无不瞄准“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国家层面实施的学前教育系列全面启动,三年内各地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

  对建立符合国情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探索,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让“上好学”的标准看得见、摸得着;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的修订,让以质量为核心的政策导向日趋鲜明。

  任重道远,教育改革正打破坚冰

  “搭上了异地高考政策首班车,觉得自己非常幸运!”2012年冬天,长在福州、学在福州的重庆女孩鞠建榕,在福建当地就能报名参考、享受同等待遇。

  与此同时,打通中职与高职的通道,拆除中职和高等教育的藩篱,注册入学、“技能高考”等在一些地区开始试点。2011年,湖北省500多名没摸过普高教材的中职生进入了大学。

  招生考试领域的重大突破,顺应了民意,也是纲要实施三年来,从国家层面顶层设计、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向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发起的一场战役。

  细心的人会发现,这轮教育改革从一开始就显得不同以往。从纲要的制定开始,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就是一个鲜明的基调。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直言:“随着改革的深入,共识度会越来越低,因为它既涉及观念、体制,也涉及切身利益,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到教育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显然,能否破除不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能否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关乎纲要落实的成效,也关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

  纲要的三年实践,以民生视角和科学决策为发端,在高举教育惠民旗帜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

  高考改革,曾经是百姓心中的一块坚冰,虽然仍在路上,人们却从多样化的改革视野中看到了变革的力量。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们哪些教育体制臻于成熟,哪些可以基本定型,哪些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哪些还没去触动?”“我们应该如何广泛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为下一代适应时代新变化作好准备?”“如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找准那些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并以此作为突破口、成为着力点,取得实质性、历史性的进展?”袁贵仁的一个个问题,印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含其中》报告中的判断:教育系统不可能无止境地满足迅速增加的需求,此时教育需要作出选择,而教育的选择就是社会的选择。

  教育面向未来,教育更要赢得未来。站在教育规划纲要3/10小中期的节点上,我们应该总结过去,但不能过多停留,未来就在不远的前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等着我们去开拓。

                                                                                                  (光明日报记者 杜冰 光明日报通讯员 柴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