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连江一中校园浮雕内容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

(从左到右)

 

①铁函心史

      《铁函心史》是南宋末年连江郑思肖所著的文集。1283年,中国已经沦亡4年,以遗民自居的郑思肖将自己多年所著诗文编为《咸淳集》、《大义集》、《中兴集》、《久久书》、《杂文》、《大义略叙》等,总题为《心史》,用腊封锡匣铁函数重密封,外书“大宋铁函经”五字,内书“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十字,悄悄沉于苏州承天寺的一口古井中。365年后的明崇祯11年,偶然被人从井底发掘出来。当时中国又一次面临被蛮族灭亡的危险,此书遂以《铁函心史》而知名流行于世。

1详细介绍

        南宋书法绘画能人,化名郑思肖的所南,在苏州承天寺的古井中藏了自己的手稿一份。话说他当年藏铁匣是用沉于水井中的方式,说实在的,如果此井一直没问题,也许会千年万年用下去……此人藏稿之时貌似就蛮有自信的,自信本人之书将不湿不腐百年如新。事实上,在三百五十六年后的明末崇祯年间(貌似1638年),因为南方大旱,各地井水被抢得都干涸了,承天寺的僧人就在井中发现了一个铁函,就是铁匣子一个,此为奇物。被供了起来,结果人说好奇害死猫,大家对此议论很久之后,僧人顶不住舆论压力,把铁匣子给打开了。里面的构造,根据张国维序文后附有文字记载,是“外铁函,函内石灰,灰内锡匣,匣内生漆,书摺成卷……

       内缄封: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

       外缄封:大宋世界无穷无极

       大宋铁函经

       徳祐九年佛生日封

       此书出日一切皆吉”。

       此书名为《心史》,是郑思肖作为南宋遗民留给后人的一份神奇礼物。自言:“呕三斗血,方能书此,后当有具眼识之。”而且打开之后,的确墨迹如新,纸香扑鼻,当时人异之。

      《心史》的内容是蒙古南下,南方一代的战乱和爱国人士的悲愤之情。比较巧合的是,此书的现世时间,恰好是明末,当时后金之兵起于北,明将亡之前的一段时间。那时的人们无疑跟郑思肖等人有着类似的心情。所以此书出现之后,震惊世人,读者无不涕泪,刊印流传自不必说。可以说,在明亡的痛苦岁月里,这本书也是汉人们忧国忧民悲愤哀伤的精神共鸣箱。许多文人名士,爱国臣人将领都读此书,自己出资刊印一版的张国维就是其中之一。后来张国维确实算是为国而死。与他一样心情,读着心史一直隐藏在满清山林里的明代遗民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从书现世到之后的五十年左右,它是许多人的精神支柱和不可不读的血泪之作。

      《心史》在抗日战争中,也承担过“贻国人学”“振作民气”的作用,并且有许多有识之士为此书真伪之论气愤呼吁。

2内容拾珍

       徳祐二年岁旦二首(时胡虏未犯行在)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尤见,天高岂问之?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附:偶然看到的——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台湾工商时报记者关于台湾问题时说的一句话: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此句出自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1241~1318)

       有怀长不逝,一语一酸辛。

       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

       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

       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春雪中作寄萧梅初(皆吾)

       春来频下雪,弥望涨痴阴。

          无地可容足,有天能见心。

       峨冠甘虏笠,正语化蛮音。

       何日得隐去,深山深更深!

 

       补梦中所作

       鸿雁流离梦亦惊,

       满怀凄怨足秋声。

       此身不死胡儿手,

       留与君王换太平!

       陷虏歌

      (德祐乙亥十二月廿八日作。又名《断头歌》)

       德祐初年腊月二,逆臣叛我苏城地。

       城外荡荡为丘墟,积骸飘血弥田里。

       城中生灵气如蛰,与贼为徒廿六日。

       蚩蚩横目无所知,低面卖笑如相识。

       彼儒衣冠谁家子,靡然相从亦如此?

       不知平日读何书,失节抱虎反矜喜!

       有粟可食不下咽,有头可断容我言。

       不忍我家,与国同休三百十六年。

       阅历凡几世,忠孝已相传。

       足大宋地,首大宋天,

       身大宋衣,口大宋田。

       今弃我三十五岁父母玉成之身,一旦为氓受虏廛。

       我忆我父教我者,日夜滴血哭成颠。

       我有老母病老病,相依为命生余生。

       欲死不得为孝子,欲生不得为忠臣。

       痛哉擗胸叫大宋,青青在上宁无闻!

       自古帝王行仁政,唯有我朝天子圣。

       老天高眼不昏花,盍拯下土苍生命!

       忍令此贼恣杀气,颠倒上下乱纲纪?

       厥今帝怒行天刑,一怒天下净如洗。

       要荒仍归禹疆土,四海草木沾新雨。

       应容隐者入深密,岁收芋栗供母食。

       对人有口不肯开,面仰虚空双眼白。

      狂歌

      一笑识破天地根,随意变化易其名。

      俯御三十六天顶,主宰一气生群生。

      倏欻有怒行号令,亿兆雷鼓轰天声。

      敕噀龙口数滴水,净洗世界冷然清。

      推出火帝照寰宇,万万万世长光明。

 

②陈第

1.人物简介

陈第(1541~1617)

       中国明代音韵学家、著名藏书家。字季立,号一斋,晚号温麻山农,别署五岳游人。连江(今福建连江)人。万历时秀才。曾任蓟镇游击将军,万历初诸生。曾上书给戚继光,献平定倭寇之策,万历三年(1575)于福州任教官,善谈论兵家军事,结识都督俞大猷,大猷又举荐于戚继光,教以兵法。出守古北口,后任游击将军,坐镇蓟门10年。万历十一年(1583)辞官归乡,建“倦游庐”为住所,另有藏书楼曰“世善堂”。后致仕归里,专心研究古音。[1]

       性无它嗜,唯书是癖。自称虽承家世藏书,珍本颇多,仍不足以广见闻。自少至老,足迹遍天下,遇书辄买,亦不择其善本。听说金陵焦竑家富藏书,在其64岁时,亲自到弱侯家,读抄未见之书,阅读其大量藏书,在南京搜访图书5年,归家时装书2大车。先后积书至1 900余种,1万余册,藏书家赵昱考证其有300余种为珍稀善本。积至多年,遂有书数万卷。编有《世善堂藏书目录》2卷。分类亦不按四部,先分经、四书、子、史、集,各家共6类,下再分小类。该目比以前各私家书目录较详,立类亦不同。书成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又善诗文。对音韵学深有研究,认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论证古今音之异同,为后世开辟了研究古音的途径。他重新修订《毛诗古音考》,此书为其一生力作,开中国古音韵学研究之先河。著有《一斋诗集》、《五岳两粤游草》、《尚书疏衍》、《屈宋古音考》、《寄心集》、《读诗拙言》等。[2]

陈第纪念馆

       陈第生性嗜读书,他曾建立起闽中著名藏书楼——世善堂。陈第出身书香门第,自幼时即熟读四书五经,他说自己“性无他嗜,惟书是癖”,他将祖辈留下的藏书万余卷读完后尚觉不足,为了广搜图书,他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不计成本。万历三十二年,已经65岁的陈第听说太史焦闳家中存有许多秘本古籍,便不顾自己年迈体弱,自带衣食,风尘朴朴,不辞辛劳地从家乡赶到江苏南京,到焦闳那里去读书、抄书。经过陈第数十年的努力,世善堂的藏书成为闽中藏书楼中内容最丰富,数量最大的藏书楼,为当时学术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天启六年(1626),陈第的孙子陈肇复奉父命修筑一座四进三出的院落,取名积庆堂,取《周易‧坤卦》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涵意,示其不忘本自世善堂出。

       这座陈家大院至今依然坐落在福州市连江县凤城镇,四进三院的完整格局,至今依旧保持当年的恢弘规模,只要甫进正门,人很容易就会被挑高宽敞的大厅震摄住视野,雄伟结实的桧木梁柱,配上三个院落内这数十年来各自加盖隔开的房间,依稀可见明末至今整个中国的满页沧桑。陈第所建的世善堂已经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被拆除,而现在仅剩的院落,在未来几年的改造中也要被拆除殆尽。陈第是明代第一位到台湾,深入探访台湾风土人情,抗击倭寇的著名将军,陈第及其后裔的故居在两岸关系发展中都有重要历史纪念意义的文物古迹,这所院落若是被拆除,连结两岸人心的重要精神指标就会消失,而如果将此处设为陈第纪念馆,展览陈第在两岸的史迹,这对两岸共构和平关系,加深彼此文化的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指标性意义。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将陈第后裔故居改为陈第纪念馆更有价值。

2.人物贡献

       陈第著有《毛诗古音考》、《读诗拙言》、《屈宋古音义》等。

       宋人叶韵说,认为《诗经》、《楚辞》反映的是古音,不能以唐宋今音为标准随音改读来求韵脚的谐合。他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观点。他考证古音,以《诗经》、《楚辞》韵例作为本证,以周秦汉魏韵文、谐声、读若、直音、异文、又读等材料作为旁证,二者交相考辨,证实古音本读。条分缕析,主次分明。他还对《诗经》韵例做了分析,指出《说文》谐声与《诗经》韵的统一关系。陈氏彻底扫清了叶音说的谬误,对清代古音学家有巨大影响。

3.人物生平

       万历二十五年陈第挟书浏览祖国名山大川,著《两粤游草》,世有南方徐霞客之称。万历三十年他随沈有容赴台剿倭,深入考察台湾高山族风土人情,写下《东番记》,为我国研究台湾首篇珍贵历史文献。万历三十九年再次出游,著《五岳游草》。陈第是我国杰出军事家、旅游家、音韵学家,他著述甚丰,除《一斋诗集》、《两粤游草》、《五岳游草》外,《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伏羲图赞》、《尚书疏衍》等均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明万历四十八年卒,终年七十七岁。

4.人物相关

       陈第去世后埋葬于连江官岭戈沃山中。其墓为三合土构筑,单人葬,深六米,宽三米。碑志嵌有“明一斋先生之墓”等字样。墓正前方约三华里处,还有一墓道碑,中书“明一斋陈先生墓道”,右书“岭东友人黄琮题,渐东门人徐亮立。”现今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连江城西,原有“世善堂”为陈藏书处,“倦游庐”,为陈晚年著书处,惜皆已圯毁。1991年适陈第诞辰450周年,两岸学者近150人莅临连江召开陈第学术研讨会,对陈第的学术成就进行深入探讨。连江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历史伟人,在县城中心建陈第公园,高7.6米,手握书卷,腰佩利剑的陈第石雕家威武地屹立公园中央,彩灯喷泉、绿树鲜花,表达了连江人民对他的无限敬仰。

③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主题及地理位置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之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生命危险将当初能找到的战死和被俘后慷慨就义的72名革命党人(实有100多名革命党人壮烈牺牲)的尸骨葬于广州东北郊,并改红花岗为黄花岗。因此,史称此役革命党人安息之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通称最初安葬的革命党人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花岗最初只是黄土一抔的墓地,甚为荒凉。1918年,滇军师长方声涛方声洞之兄)募款修墓。1921年,纪功坊、墓亭相继落成。后查七十二烈士之外,尚有十四名烈士死于此役,共86人,姓名全部刻于《广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记》石碑的背面。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位于东山区先烈路、白云山南麓的黄花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坐落在东山区先烈中路区庄附近。陵园坐北向南,占地13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

   陵园庄严肃穆,是为纪念当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广州战役中牺牲的72位烈士而修建的。黄花岗解放后改为纪念公园一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墓园坐北向南,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有孙中山先生题“浩气长存”之牌坊式大门和墓亭、纪功坊,乐台,四方塘、黄花亭、西亭、石雕自由神像等建筑。1921年为纪念1911年广州“三二九”起义而牺牲的72位烈士所建,早期墓圆为著名设计师杨锡宗设计,孙中山亲手栽植了青松,后经多次增建,至1935年基本建成。纪功坊上自由神像高擎火炬,象征烈士们为追求自由解放的献身精神。此外,烈士陵园内还有冯如(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墓、潘达微墓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将散落街头的72具烈士遗骸收殓,购买黄花岗(为一小山岗,时名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一地安葬之。“黄花岗”一名来源于“黄花”,黄花即菊花,其傲霜节操,于秋同赏,喻为英烈,十分恰当。黄花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新广州旅游八景之一,名曰“黄花浩月”;其与中山纪念堂一道(同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于1997年被评为十大广州旅游景点,题为“辛亥之光”。

2.时代背景

     1894年兴中会成立之后,中山先生就把武装起义作为改变社会性质的主要手段,策划了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1905年同盟会成立以后,中山先生连续在广东和西南地区策划了多次武装起义。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中山先生和同盟会的主要成员在槟榔屿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决定集中力量、认真准备,在广州再次举行起义,夺取广州城以后再兵分二路,把革命的火焰燃向全国,最终推翻满清王朝。

     1910年秋,孙中山同盟会的许多重要骨干集议于庇能(今槟榔屿),决定在广州发动新的起义。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确定以同盟会员为骨干(先锋),广泛发动新军、防管、巡警、会党和民军,并在夺取省城后把革命火焰燃向长江流域和全国。会后,孙中山到各地募款。黄兴赵声负责筹划起义,主持了总机关“统筹部”。大批革命党人集中于香港。广州城内建立了约四十个据点。由于情势的变化,起义日期一再变动。当黄兴最终决定4月27日发难时,不得不把原计划的十路并举改为四路突击。但当举义时,实际上只有黄兴率领的一支队伍直扑两广总督衙门,并分兵攻打督练公所等处。孤军转战,最后终于失败,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约百余人死难。终归因力量悬殊而失败。

3.忠骨入土

·收殓尸骨

     起义失败后,广州城内的大街小巷留下同志们的遗体。广州清吏对革命党恨之入骨,有意“示众”,把杀害了的烈士头颅挂在城门上。直到第五天,督署在市民的要求下发函请善堂收拾遗骸。

     南海、番禺两知县准备将烈士葬在东门外埋犯人的臭岗。没有暴露身份的党人潘达微知道这个消息后,以《平民报》记者的身份找到善堂董事说:“义士为国捐躯,葬于臭岗,心何能安?”

     潘达微,字心微,1880年出生于广东番禺县。父亲是善堂的创始人之一,他1906年加入同盟会。广州起义时,达微与陈树人等人创办《平民报》、《平民画报》进行革命宣传。为了为烈士选择墓地,达微四处奔波、四处求助,善堂被他的义举所感动,愿把青草白地的红花岗献出作为烈士墓地。

     1910年5月2日达微率领义工为烈士打开镣铐,身首异处的整合复原,用较好的倌木殓葬七十二具遗骸。他喜爱菊花,非常喜欢“菊残犹有傲霜枝”诗句,于是把红花岗改为黄花岗。黄花岗烈士成为广州起义烈士的代名词,黄花岗起义也成为广州起义的代名词。

   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花岗所埋尸体共72具,故后人便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相称。至于七十二位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国11年(1922年)春才完全查出,乃在黄花岗上勒石记名。

     这次起义极大地振奋了广大群众的斗志,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他们之中有满腔热血的留学青年、有愿为革命献出一切的爱国华侨、有多次参加起义的新军军人、还有从事革命宣传工作的记者等,一经同盟会的召集,毅然参加起义,百折不挠,视死如归。为挽救祖国的危亡和消除民族的灾难,他们愿做无名英雄。喻培伦自认名为“王光明”,这是四川人比作子虚乌有的代词,程良在敌人面前不回答一个字,因而被传为“哑党人”。他们把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放置在个人的家庭幸福之上。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谱写出一曲悲壮的史诗。

·烈士英名

     黄花岗所埋尸体共72具,故后人使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相称,但七十二烈士的姓名直到民国11年(1922)春才完全查处,乃在黄花岗上勒石记名,下面是七十二烈士的姓名籍贯:

广东人:徐佩旒徐礼明徐日培徐广滔徐临端徐茂燎徐松根徐满凌徐昭良徐培添徐保生徐廉辉徐容九徐进照徐褶成徐应安李炳辉李晚李文楷李文甫李雁南陈春陈潮陈文褒罗仲霍罗坤庞雄周华游寿江继复郭继枚劳培杜凤书余东雄马侣黄鹤鸣饶辅廷张学铨周增林修明

福建人方声洞冯超骧罗乃琳卓秋元黄忠炳王灿登胡应升林觉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林时爽刘六符刘元栋魏金龙陈可钧陈更新陈与燊陈清畴陈发炎

广西人: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韦统铃李德山林盛初

四川人:秦炳喻培伦饶国梁

安徽人:程良宋玉琳石德宽

部分烈士简要信息:

喻培伦,别号云纪,四川内江人,日本千叶医学院学生。

林 文,别号时爽、广麈,福建侯官人,日本大学学生。

宋玉琳,别号建侯、豫琳,安徽怀远人,军官。

方声洞,别号子明,福建侯官人,日本千叶医学院学生。

饶国梁,别号小峰,四川大足人,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毕业。

林觉民,别号意洞、抖飞,福建闽县人,日本庆应大学学生,革命前的《与妻书》广为流传。还有《禀父书》内容: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林尹民,别号靖庵、无我,福建闽县人,日本第一高等学校学生。

李文甫,别号炽,广东东莞人,香港《中国日报》经理。

陈文褒,广东大埔人,南洋商人。

李德山,广西罗城人,龙岸民团管带。

陈与燊,福建闽县人,日本早稻田大学学生。

罗仲霍,广东惠阳人,南洋教员。

庞 雄,广东吴川人,军人。

陈可钧,福建侯官人,日本正则学校学生。

饶辅廷,广东嘉应人,教员。

陈更新,福建侯官人,长门炮术学校毕业。

冯超骧,福建侯官人,南洋水师学校学生。

李雁南,广东开平人,南洋华侨。

刘元栋,福建闽县人,南台消防会会长。

刘六符,福建人,福建讲武堂学生。

李炳辉,广东封川人,南洋教士。

李文楷,广东清远人,星洲《晨报》印刷工人。

李 晚,广东云浮人,南洋华侨。

郭继枚,广东增城人,南洋华侨。

余东雄,广东南海人,南洋华侨。

黄鹤鸣,广东南海人,南洋机器工人。

杜凤书,广东南海人,南洋机器工人。

徐培添,广东花县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徐进炲,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广滔,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临端,广东花县人,工人。

徐礼明,广东花县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曾日全,广东花县人,工人。

江继复,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熠成,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日培,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容九,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满凌,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茂燎,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佩旒,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廉辉,广东花县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徐松根,广东花县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徐保生,广东花县人,农民。

徐昭良,广东花县人,安南(今越南)工人。

徐应安,广东花县人。

韦统钤,广西平南人,教士。

韦统淮,广西平南人,教士。

韦树模,广西平南人,教士。

韦荣初,广西平南人,教士。

林盛初,广西平南人。

秦 炳,四川广安人。

周 华,广东南海人,南洋华侨。

陈 春,广东南海人,安南华侨。

马 侣,广东番禺人,安南华侨。

劳 培,广东开平人,星洲(今新加坡)《晨报》记者。

游 寿,广东南海人,安南(今越南)华侨。

石德宽,安徽寿县人,日本警监学校学生。

程 良,安徽怀远人,陆军小学毕业,任教官。

林修明,广东蕉岭人,教员。

周 增,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商人。

罗 坤,广东南海人,安南(今越南)华侨。

陈 潮,广东海丰人,农民。

黄忠炳,福建连江人,农民技击家。

王灿登,福建连江人,技击家。

卓秋元,福建连江人。

胡应升,福建连江人,工人。

魏金龙,福建连江人。

陈清畴,福建连江人,技击家。

陈发炎,福建连江人,农民。

罗乃琳,福建连江人。

林西惠,福建连江人,军人。

 

杨而菖

1.烈士简介

       杨而菖(1913-1934.1.2),乳名杨与顺,福建连江县透堡乡人。连罗(连江、罗源)工农武装斗争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早年丧父,靠母亲及兄弟务农供其读书。1927年在连江初级中学(即连江第一中学前身)求学期间接受革命思想,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以教书为掩护在贫苦农民中秘密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的组织。1930年夏在透堡成立农夫会(农民协会),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任支部书记。同年10月成立中共连江县行动委员会,任组织部长。是年11月县行动委员会改组为中共连江县委,任县委书记(1931年4月至8月改名连江县特别支部,任特支书记)。1931年秋在福州中心市委巡视员邓子恢指导下,组织领导大规模的减租抗债斗争,并建立农民自卫武装。同年底领导透堡暴动。暴动失败后率骨干突围,转移福州继续活动,筹建革命武装。1932年6月6日在马鼻东川组建县特务队,在连江开展武装斗争。不久组建闽中工农游击第一支队(即闽东工农游击第十三支队),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连续三次粉碎国民党军和民团的“围剿”,并在转战中向罗源山区发展,使连罗根据地连成一片。同年10月由省委抽调厦门工作。1933年2月,第十三支队发生李德标为首的叛乱事件,杨而菖奉命急回连江平息叛乱,整肃队伍,任第十三支队政委,率部接连攻占透堡、晓澳、筱埕等地,建立了横贯连罗两县二三百里,拥有六个区苏维埃政府、143个乡苏维埃政府的红色根据地,并普遍实行土地革命的红色根据地。部队也扩编为“闽东工农游击第十三总队”,时任第十三总队队长兼政委。1934年1月1日,杨而菖率部攻打马鼻重镇。在激战中,敌人的一颗咝咝冒烟的手榴弹落在队伍中间,而菖冲上前奋勇抓起手榴弹向敌人反投过去,因手榴弹手中爆炸,壮烈牺牲。

2.生平事迹

       以透堡小学教员为掩护,开展农民运动。1930年6月,组织中共透堡支部,任支部书记。10月,中共连江县行动委员会成立,任组织部长,不久改任书记。11月,任中共连江县委书记。他领导“农夫会”,反对高租重利,提倡“二五”减租,农民运动席卷连江全县。年底,领导透堡武装暴动,并打退了地主武装的进攻。1932年7月,闽中工农游击第一支队成立,任政委。率游击队打土豪、除劣绅、发动贫苦农民减租减息,抗捐抗债。1933年2月,率游击队消灭了18个反动民团,解放了罗源20多个乡村,开辟了连(江)罗(源)革命根据地。11月,中共连江县委利用十九路军在福州发动“闽变”的有利时机,在全县发动武装暴动,建立红色政权,连罗游击队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闽中第十三总队,任总队长兼政委。总队的成立,推动了连江、罗源两县的工农武装割据。

       11月游击队解放透堡后,邻地乡村相继解放,地主民团纷集马鼻,伺机反扑。杨而菖等决定拔掉这一反动大本营。马鼻民团由区长陈少轩及民团总陈贞元直接指挥,有团丁、土匪200多人、枪150余枝,防守严密。杨而菖先通过各种关系,分化争取部分团丁,并物色一些游击队员打进民团当“团丁”,伺机控制部分枪支。一切部署就绪后,1934年1月1日深夜,分水陆两路发起进攻。杨而菖率特务队进击北凤山炮台,因有内应配合,很快扫清炮台之敌,缴获武器30多件。继而攻克塘美宫,缴枪50多枝,匪首游学雁带少数人逃窜石门限陈贞元团总家,藉深沟坚墙,负隅顽抗。另一支由万则安率领进攻石门限民团据点,双方进入白刃格斗。此时马鼻农会会员,冲上关帝庙,收缴玉井民团武装后,支援万则安合力围攻,很快摧垮石门限据点,并与杨而菖会合,冲入马鼻街,在进抵厚裕碾米厂时,盘踞碾米厂楼上之敌向街中抛掷手榴弹,杨而菖勇敢地拾起一枚未爆炸的手榴弹向楼上反投时,不幸弹爆壮烈牺牲。游击队员同仇敌忾,迅即冲进敌楼,生俘民团总陈贞元、匪首游学雁等。马鼻区长陈少轩等乘船出逃,被郑敢等在海上擒获。此役共毙俘民团、海匪250余人,缴枪80多枝。马鼻解放后,使苏区连成一片,马鼻乡苏维埃政府随之成立。1953年,连江县人民政府为他修建了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