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

2013-12-1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关键是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每个人才有幸福;每个人发展了,国家才会富强,民族才能复兴。教育是把两者互相沟通起来的主渠道。

  教育无疑是当下全民关心的社会热点之一,因此自然也属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内容,被列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重申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种提法说明教育问题错综复杂,需要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全领域通盘考虑来进行改革才能奏效。这次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关键是人。每个人的最大幸福是什么?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里,一方面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们每个人才有幸福;另一方面,“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发展了,国家才会富强,民族才能复兴。教育是把两者互相沟通起来的主渠道。由此可见,教育既牵动我们每个人心弦,又关系到国家民族命脉,是社会的奠基性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着眼点和落脚点

  《决定》再次强调了历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教育改革总纲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这就是“以人为本”,把“人”和“树人”作为着眼点和落脚点。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似乎是理所当然、不言而喻的,却一针见血地切中了当下教育的时弊。目前,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把受教育者当“人”,而是当成材料、工具、“器”。他们都把教育看成“制器”,是单纯的“投资”。对被教育者个人或其家长来说,他们希望通过教育将来“有出息”——成大器、出大名、当大官、挣大钱,光宗耀祖;而从主办教育的政府或单位来说,要求教育产出创新成果,迅速提升经济,频频获得诺贝尔奖,强实力、振国威。他们的目标无可厚非,但没有人的全面发展,这些希望都将落空;即使有的实现了,人也难以感到幸福。因为人的幸福要体现在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实现,而这是建筑在人的发展基础之上的。

  在这种状态下,教育将各类学生训练成能百发百中地应付各种考试的应试机器,以为只有通过各种考试,人才有出路,才能获得各种机会。而学校办得好不好,自然也就只看从你那里出来的学生能否自如地对付各种考试了。小升初、高考的名校入学率就成为衡量小学、中学办学业绩的标准。现在大学普遍追求的是:取得更多科研项目、获得更多研发经费,得到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获诺贝尔奖,国际大学排行榜上名列“一流”,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只将自己看成出成果、得名次的工具,很少想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问题不仅中国有,目前在全世界高等学校里也比较普遍。美国哈佛学院前院长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一书提出,像哈佛这样的著名大学,忘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把年轻人培养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并进行反思。耶鲁大学法学院原院长克龙曼《教育的终结》的副标题是“大学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它分析了造成这个问题的社会政治、文化学术上的原因。据我看来,在当前国际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人们容易只看到“硬实力”,而往往忽略人的发展和素质这样的“软实力”是一个重要原因。从国家层面说,人们注意的大多是经济实力和军事威力,它们实际上代表着科技竞争力。于是,社会上科学主义泛滥,造成科学技术能主宰一切、解决一切问题的假象,从而导致人文精神衰微。

  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决定》再次强调了“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所谓“树人”,就是“育人”,就是使人成为对社会负责的、大写的“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地球村的世界公民。做这样的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观念是不能依靠科学方法、凭借逻辑推理来证明其正确的。它们是一种“信仰”。信仰的正确性需要通过人类千百年来的实践及其成果来昭示,它们凝聚结晶在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的人文宝库中,所以信仰要靠优秀传统文化来传承。一个世纪以前,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就是希冀用美育熏陶来建立崇高信仰。《决定》提出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就指示了这层意思。信仰还要通过健康的社会风气和广大师生端正的言论和行为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来建立。现在高等学校普遍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有些学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根本目的不在于增加学生知识,而在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他们真正懂得真善美、识别真善美、向往真善美、追求真善美。《决定》要求建立一种“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来开展这类教育活动,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不能只让学生在学了、记了多少知识上做文章,而是要使“信仰”深入人心,溶化在血液中,遵行在实践上。这个问题的根本破解还要学校与社会共同努力,学校更应该着力营造自己良好的小环境,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影响。

  《决定》还特别强调体育,这对当代中国青年是很有针对性的,非常重要的。当今高校普遍重视竞技,以在某项运动中夺冠为荣,但不少学生没有养成锻炼习惯,以致身体难以承受繁重艰苦的工作,严重影响个人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但要使年轻人自觉去重视体育,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一个不爱惜生命、不珍视人生价值的人,是不可能注意锻炼身体的。现在有的学生生活懒散、不吃早饭、骨痩如柴,就是因为缺乏蓬勃向上的生活态度。反过来,适当体育不仅能使学生强健身体,还能锤炼意志、健全心理,达到强身健魄的目的。

  增强创新精神,造就创新型社会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欠缺是当下高等教育质量遭诟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决定》对此提出了“增强”的要求。原则上,只要教育能使人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人都可创新的。人是有差别的,如果教育能使每个学生都显露并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挖掘出自己的才力和潜能,这样的人就能创新。而社会如果能够使每个人得其所用,用其所长,就会是一个创新型社会。就学校特别是高校而言,这牵涉到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教学的方式方法。从教育体制机制上来说,需要解决学校的分类、定位和多样化要求,学科门类与专业设置的宽窄,博通与专精的课程设置比例和要求,要尊重个性给学生以转系、转专业等多次多种选择的自由与条件,如此等等。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则可以通过课堂讲授、答疑、讨论、作业、实验、实习、实训,及其他各种实践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彰显学生的个体特长和能力,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中有两条原则是应当确信和遵循的:

  一是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学生自己构建的。这就是说,学生掌握的、真正能运用的知识是靠学生自己学得的,而不是教师教给的。学生有渴望学习的态度、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他将来就能适应社会、适应科技的千变万化,成为有创新能力的人。他能以不变的“自学”来应付生活中的万变。他在学习并自己“构建”知识、使外在知识内化的时候,是要经过反复思考、不断质疑的,在几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他就会生发创造。因此,学会提问很重要,是创新的前奏。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兴趣、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是学生的能力只能来自亲身实践。十几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的实践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特别是一些高职高专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比过去大幅增加。但是还有相当多的学校,甚至职业性较强的高校还缺乏实践条件。我们应该通过增加学校实践教学设施,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

  应该指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绝不限于学校有意安排的教学和实践。学校的环境和各种设施,都是学生展现才能、发挥优势、挖掘潜力的舞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质疑、争执、讨论,都可使学生激发思想火花,激励创新思维。有人以为,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单纯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就可以达到教育目的。他们甚至鼓吹“没有校园的大学”。他们不了解,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的精神和活力要在人群里通过互相交流、彼此鼓励、和衷共济的气氛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

  此外,在学校有意安排的教学计划之外的课外活动,也是崭露和发展学生才能和潜质的重要平台。经验表明,许多后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界取得卓越成就的领军人物,在学生时代往往并不是课程学习特别出色的人,而是那些热心于课外生活的学生,他们是从学生组织、社团活动、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的熔炉里锻炼和造就出来的。因此,一位优秀的大学领导者,决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仅仅局限于教学计划范围之内的那些教学活动,而要扩大视野,整个学校呈现美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成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平台。

  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决定》是一篇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纲领性文件,我们的任务是要把文件内容化为实际行动,使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国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王义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