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这个世界读书日比往年喧嚣许多。无论是为阅读立法、减免实体书店增值税、在全国12个省份设立实体书店扶持试点等行政举措;还是三联书店“24小时不打烊”所引发的舆论热潮;抑或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大师马尔克斯离世的缅怀追忆,都为今年的读书日迎来了更多的话题和关注度。与往年书店生存危机、国民阅读率走低的颓势相比,近几年全民阅读渐有回暖之意。 但阅读次数的多寡、阅读率的大小,并不等同于阅读品质的优劣。提倡全民阅读,或许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注在提升阅读品质方面,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阅读的真正意义—— 择书的智慧 读书不能太随性,还是要有目标、有想法地去读 乘着今年世界读书日的东风,记者专程采访了一些以读书为己任的学者和文化大咖们,想听听他们的读书、择书智慧以及对高品质阅读的理解。 “今天不是‘无书可读’,而是面临信息膨胀所带来的‘选择恐惧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批评家张柠认为,有很多书只能说它无毒,不能保证它有营养,所以读经典是个稳妥的选择,这些经典穿透时空的阻隔和地域的界限,在每个时代、每个地点都产生相似的共鸣效果。“读者要有自己的阅读目标,围绕某些主题进行有价值的阅读。” 把所有“私房钱”均用于买书这一件事的文艺评论家解玺璋有着近似的想法,“对于有职业需求的人来说,读书不能太随性,还是要有目标、有想法地去读。”解玺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常常定期围绕一个主题去阅读,比如我当记者跑戏剧、影视口时,就把所有中外戏剧和影视的书都买来阅读;我写《梁启超传》时,就把所有有关梁启超的书进行通读,以此积累形成合力。”他认为要读好书首先要选择信得过的作者,比如专业书就选相关专业里最权威和有说服力的作者,文史类书籍选陈寅恪等大家的著作;其次要选严肃认真的优质出版社,比如古文类书就选中华书局等。 “提高人均阅读量的绝对数,并不意味着提高全民阅读质量。”三联书店总编辑、出版人李昕面对记者的提问如是回答,“对读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读什么?我认为读者需要阅读两类书:一类是能够提升思想修养、认识水平,富有人文精神和思想智慧的书籍;另一类是陶冶性情、愉悦精神的文艺类书籍。要多读古今中外名家大师经典之作及当下广受好评的书籍,它们有助于读者对现实、对人生进行深入思考。” 确如李昕所说,只有阅读富于思想智慧、陶冶性情品德的书籍,才能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达到全民阅读的真正目的。 思想的发动机 只有带着感情去阅读,真诚地把个人的感受和生命体验倾注进去,才能抵达文学作品的核心 有些普通流行读物虽然也能增长知识,但通常不能砥砺思想,生发智慧,更谈不上给人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心灵滋养和安慰。只有有精神内涵、入眼入心、形神兼备、读思融合的阅读才可以形成一个人的精神构架和思想体系。 谈到高品质书对人思想和灵魂的塑造,这些专家和文化学者们也都有各自丰富的内心体验。北大中文系教授、评论家陈晓明告诉记者,“我们这代人可能都是在商务印书馆的那套汉译学术名著打下的学术底子,上世纪80年代初,商务印书馆开始陆续出版汉译学术名著,给那个时期的学子们的知识底蕴提供了及时的资源,尤其是康德、黑格尔构成了我们最初的学术根基。如果要说到我个人的阅读,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书,之后我的阅读进入到更加专业的层面,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几乎把我的思想俘虏了。” “我觉得用心读书比用脑子读书更重要。”作为艺术家、学者的陈丹青之所以热衷于读好书,是因为每次读书他都发现自己知道的太少,通过读书他领悟到做人不要自以为是,要自以为非。“我看的第一本书是英国的《流浪儿》,《牛虻》这本书当年是偷来看的,托尔斯泰、普希金、狄更斯、哈代、巴尔扎克等欧美作品和前苏联小说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很多好书讲出的道理我都觉得很透气,心想这些道理我怎么就讲不出来呢?有时也想象着这些作品或段落换成我写会是什么模样。” 对此,张柠深以为是,书本内外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书外的世界是大家所熟知的世俗世界;书里的世界是一个陌生的空间,它有自己的一套历史悠长的静止的逻辑。急功近利地读书,带着这个世界朝九晚五的逻辑是进不了书中的世界的。书带给人的是一种思维的建立、心灵的成长和审美的陶冶,它作用于人心,潜移默化,只有带着感情去阅读,真诚地把个人的感受和生命体验倾注进去,才能抵达文学作品的核心。“阅读绝对是思想的发动机。” “微时代”下的阅读 “微时代的阅读”本质上并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 阅读是一件需要全身心投入从文字中去解读思想的费力过程,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和耐性,网络时代的许多年轻人更偏向于选择快餐文化和碎片化浅阅读。据调查,我国数字化阅读群体在逐步上升,其中中青年群体是数字化阅读的主力,超九成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表示阅读电子书后就不再购买其纸质版,这一数据连续四年持续增长,反映出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物的冲击作用不断加强。 对于“微时代”下网络浅阅读对传统纸质阅读造成冲击这一现象,学者朱大可说:“深阅读和浅阅读的选择,取决于每个人的生活目标及其经验。我个人在浅阅读方面无法获得快感,如果需要放松,我宁可在IPAD上看欧美大片。我的肤浅的快感来自图像文本而非文字。但一般而言,深浅阅读应该作适当搭配。” “浅阅读是需要,但仅止于此是不够的。保证阅读的品质还有赖于深阅读。”在李昕看来,长此被动接受浅阅读的人,阅读复杂文本的能力会随之降低。而深阅读是伴随思考的阅读,能训练一个人的分析力、概括力、判断力、联想力,使人的思维能与精神成长相伴随,人的各种能力进而得到全面提升。 而在张柠看来,“微时代”阅读所特有的“撕裂性”直接影响着阅读的品质。今天的媒介能够将我们试图通过传统“阅读”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和思想,迅速转化为五花八门的文字图像、声音系统和动作影像,并且在我们眼皮底下不停地晃动。当我们介入这样一种阅读过程的时候,大脑一直在提醒我们的理性:要注意阅读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但图像却一直在引诱我们的潜意识。“微时代的阅读”本质上并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长此以往,思想的发动机是否会熄火,这是一个问题。 ( 赵凤兰) |
品质阅读 名家这么看
发表时间:2014-05-03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