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魅力:线上线下相辅相成
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黄海发布时间:2014-5-13 10:43:59
时至今日,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已经有将近四分之一的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模式。确实,当网上存在这么多优秀的知识讲解视频以后,为什么不把老师解放出来,让原本标准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师生高度互动的个性化体验?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近几年在美国高校兴起的创新授课模式:老师把录制好的课程内容放到网上,学生在上课前先把课程视频自学完,课上的时间则用来答疑、讨论和延伸学习。
乍眼看去,这种教学方法纯属教授们的“偷懒”妙招:只要把视频录制好,每年上同一门课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就省去了备课的时间。但仔细想想,录制教学视频是费时费力的工作,涉及多媒体互动、录像、剪辑等技术流程,比在课堂上即兴发挥的演讲在准备上要细致得多。况且,课堂时间是不会因为视频的存在而减少的,只是由传统的授课变成答疑和讨论而已。那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新玩法究竟有什么魅力,让越来越多的教授参与其中?与传统课堂相比,学生又能在这样的授课模式中额外获得什么呢?
线上线下相辅相成
上学期,我在斯坦福选修的“数据库原理”这门课就是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教学。这门课的老师是珍妮弗·维多姆(Jennifer Widom),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首席教授,讲这门课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从2011年起,她开始采用翻转模式来上这门课。一学期下来,我对这种模式最强烈的感受是:学习强度远远超过了传统模式!
首先,学生需要在每周上课前看完一周的视频教学内容,视频长度通常在两个小时左右(教学视频是在网上免费公开的,若读者有兴趣也可以自行学习)。一次看下来很难完全消化所有知识点,很多时候一段内容要重复看两三次才能完全掌握。每周看视频的时间约三小时。
看完视频紧接着就是自己完成网上的课后习题。是的,课后习题也需要在上课前就完成,因为这时候知识点已经讲解完了,学生理应有能力自主完成习题。大部分问题都是围绕基本知识点,但也有些问题非常刁钻,需要回头再看一遍教学视频相应的内容才能完成。每周完成作业的时间在五小时左右。
读到这里,读者应该发现了,在真正的课堂开始之前,学生每周就需要花上将近十小时自学。那课堂上都做什么呢?数据库原理这门课的教授把课堂活动设计成下面三种形式:
1.专家讲座。教授请来的行业专家来自Facebook和Twitter这样每天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的公司,让业内人士和我们分享在真实世界里大企业是怎样利用数据库技术的。很多请来的嘉宾都是教授这门课从前的学生。
2.难点讨论。网上课后习题的难度属于中等,是每个人独立完成的;在课堂上教授会出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让同学们一起讨论解决。助教甚至教授自己也会加入到讨论当中,帮助同学们打开思路。第一个成功解决问题的小组还会获得一个神秘小礼物。
3.学期项目(Class Project)讲解。除了每周的常规作业之外,我们还需要动手完成一个和数据库相关的课程项目,内容是搭建一个类似淘宝网站所需要的数据库支持。这个项目和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教授在讲解要点时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敢保证,你们每个人生活中平均每个小时都会接触一次数据库技术。”
探索课堂内外的可能性
虽然学习强度着实不小,我回想起来还是很喜欢这种课堂模式。
从上面的介绍,读者应该不难看出珍妮弗教授为“数据库原理”这门课设计翻转课堂的良苦用心:理论知识点通过视频讲解清楚,从而腾出宝贵的课堂时间用在实践和互动上,让学生不仅学会数据库的理论,更掌握了数据库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这一设计巧妙克服了大学课堂中常见的两难处境:如果一味讲理论,学生容易觉得枯燥听不进去;如果一味讲实际应用,学生在没有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又只能知其然不能知其所以然。理论知识是由老师单向传授,无论是课堂讲解还是网络视频,在效果上差别不大;但是嘉宾讲座和难题讨论这样的互动却只可能发生在现场。从这个意义上,“翻转课堂”其实是融合了网络教学和传统线下教学两者的优点。
时至今日,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已经有将近四分之一的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读者可能会问,“翻转课堂”看上去好玩,但是否只是仅限于在斯坦福这样的精英大学中的小范围试验呢?答案是令人兴奋的。在类似可汗学院(网址:https://cmn.khanacademy.org/)这样的在线教育视频网站兴起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会把知识点讲解“外包”给可汗学院等网站。以讲解一元二次方程为例,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先把可汗学院上相应的视频看完,在课堂上再根据每个学生的疑问具体答疑。确实,当网上存在这么多优秀的知识讲解视频以后,为什么不把老师解放出来,让原本标准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师生高度互动的个性化体验?
我时常想,教育的未来之所以激动人心,正是因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创新可能性。期待“翻转课堂”有朝一日也成为中国高校中的一种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