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大学教授 张颐武    来源:环球时报  2014-06-09 07:24:47
 

    毛坦厂中学让人震撼的复读景观,让我想到了20多年前刘震云的著名小说《塔铺》,那是我们那一代曾经的高考记忆,也是中国几代人刻骨铭心的回忆。岁月流逝,但高考仍是中国人视野中最重要的考试,也是中国社会公平的最重要象征和保障。即使在计划经济时代,高考也是农村孩子走向城市和新生活的最重要途径。到上世纪80年代之后,高考意义进一步凸显。看毛坦厂中学的情景,我们感慨中国虽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高考仍然稳定在中国社会的焦点上,也仍然是千千万万父母和孩子最大的人生挑战。

    今天在中国,上大学已经不像我们当年那样难,但年轻人的自我期许也更上层楼,上好大学的竞争仍然异常激烈。当然也有了更多元的选择,如家境好的家长可以将孩子送到海外留学。高考需要改革得更加合理和适应时代要求,但这一考试的基本方式不应该随意变动,其实正是社会的主流呼声。

  对通过分数标准进入大学的方式,虽有一些争议,但在当下的激烈竞争中还是最为行之有效。其他的高校选拔大学生的方法虽然有各种角度的优点,但标准却由于没有像高考这样的“硬杠杠”而受到诟病,也容易增加“寻租”空间。从目前情况看,高考仍然是社会阶层上升的最有效和最现实的途径。几十年来它赋予了中国社会更多阶层流动性,给了千千万万普通人家的子弟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和可能。尤其对于机会和资源相对更加稀缺的农家子弟来说,高考显得格外重要。就是家境好的孩子,很多也希望通过高考证明自己,而不是躺在父母身上“啃老”。高考成功的梦其实是许多中国少年中国梦的第一步。这其实是这个社会弥足珍贵的向上力量。

  30年来中国发展很顺畅,中国多数精英都是经过高考考验后走向成功的,这说明我们选拔大学生的方式在总体上是有效的。实践证明有效的制度就应适当调整改革,不必过于激进地乱动。对这样关系到千千万万人和家庭的制度,匆促试错或冒进变动都会引发更多更复杂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毛坦厂中学的状况,当然有值得反思的地方,但又何尝不是对年轻人的一种历练和考验。人生路上有许多艰难,高考就是其中的一步。多少年后,我们回忆起面对挑战的那一刻,会有复杂的感情。但面对困难勇于迎接挑战却是人生里美好的时刻。人们在批评和嘲笑毛坦厂中学的一幕幕时,应该也看到这一考试对这些年轻人的巨大意义。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这没什么好指责的,人们也不应对他们投以怪异眼光。我们在努力让高考制度更加合理的同时,也要为参加高考、迎接人生考验的年轻人喝彩并给他们更多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