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大学生的毕业季:逝去的青春,别样的情怀

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4-6-10 16:58:06

 

    又到一年毕业季。对于不同生活经历的人来说,每一代大学生都有独特的毕业记忆。对“90后”侯冲来说,毕业是一场创意的比拼;对“80后”安一臣来说,毕业是一段充满激励感的光辉岁月;对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刘宜安来说,毕业是一段家国追忆,更是一份深深的祝福。

  “90后”:无创意,不毕业

  在兰州大学的校园里,刚刚参加完答辩的“90后”侯冲兴奋地说,毕业季的第一个安排,就是穿上学士服和小伙伴们去拍一组创意照。“我们计划等世界杯来临后,一人穿一套参赛队的球衣,或者举个参赛国的牌子。比赛一场,我们拍一场,一人代表一个国家队,毕业季碰上世界杯,两不耽误。”

  他说:“只是创意还不够,这些奇思妙想还有很多现实意义。我们自己做散伙饭,一人出一个菜,一个菜想一个别致的名字,不仅纪念了我们的大学,还响应了厉行节约的社会风尚;甚至有的班级把同学不用的书集中起来,传给下一届师弟师妹们。”

  “相对于其他年代的人,相信我们更善于自我表达。去年,我们把一组照片传到了网上,没想到反应超好,还被门户网站置顶了。”侯冲表示,“有些网友表达了羡慕,有些人说自己怎么没想到,我们当时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现在网络如此发达,人们通过行为艺术,向社会展示个人丰富的情感思想,大家将照片随拍随发,看到别人在自己的状态上点赞,那一刻真心体会到分享成长带来的喜悦。”

  “80后”:走得越远越好,才对得起青春

  说起年轻时候的毕业季,出生于1980年的安一臣侃侃而谈。

  “那时候没有现在的大学生想法丰富了。每人凑十几元钱,一伙人去校门口的餐馆,来几捆啤酒,再要一桌下酒菜,吃了散伙饭就算毕业了。”他说,“大学四年,我们七个汉子挤在八人间的宿舍,一个连洗脸盆都没地儿放的空间。临近毕业,我索性把电脑主机放进行李箱,去校外租房做毕业设计。那会儿笔记本还是奢侈品,条件不好的同学去学校机房,大家一待就是一整天,毕业季可真不轻松呐。”

  “大学给了我桀骜不驯的心态,毕业时就想定要干出一番事业。大家都各自怀揣理想,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心想勇闯天涯,走得越远越好,这才对得起自己的青春。毕业后,我离开家乡甘肃,到上海开始打拼事业,经过十年的努力奋斗,在这里买房结婚,也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再回首往昔,大学时光犹如一段光辉岁月,让我的人生从此不堪平庸。”安一臣说。

  “60后”:我们是时代的“螺丝钉”

  提到大学毕业的那段时光,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刘宜安至今历历在目。

  黄上身、蓝裤子、一张黑白老照片,拍照时连一个好看的背景都没有,毕业仪式很简单。在那个年代,大家不可能拍得现在这么好看,全身都裹得很严实,虽然看上去正统,倒显得很珍贵。

  “没有BP机、没有QQ微信,那时候把名字和祝福语都写在对方的留言册上,尤其是家庭地址,会写得非常具体。”他说,“记得当时我给每个人的本子上只留了一个‘求’字,因为很多人留言都是祝福对方进规划局或者设计院,以为那就是找到了好工作,也许人家有自己的追求哩。别看是一个‘求’字,简单就是美,代表的寓意又很多,积极阳光,内涵很广,更没有高低和大小之分。如今虽然大家很少联系,但翻开老照片和留言本,还是能依稀辨认出彼此,相信现在每个人都过上了好日子吧。”

  “对我而言,临毕业就想当工人,像我的父亲一样,比别人多挣一份钱,多拿一份奖金,把这个家守住。投身于祖国的建设,是我们那一代大学生的追求和理想,工作都是服从分配,国家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还记得同学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在哪里都能闪闪发光。’”这是刘宜安大学毕业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