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门鼻儿上的一抹红
 
发表时间:2015-02-04 来源:中国文明网
 
 
1

   立春,在冀南的农村是个隆重的节日,当然也有很多习俗,譬如系红布条、吃小鏊煎饼等。

  系红布条不知是什么时候传下来的习俗。妈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系红布条,只说她小时候,她的奶奶就让她们系,所以她也给我们系。

  在立春这天早上,家家户户大大小小的门鼻儿上要系个红布条,小孩儿的扣眼上也要系个红布条。讲究些的人家,秋天院子里结的葫芦晒干了,这时候也在葫芦腰上系个红布条。在农村,红布条不难找。村里的孩子小时候,基本上都是红棉袄、绿棉裤的装扮。棉袄棉裤这些针线活又都是妈妈、奶奶、姥姥们自己缝制,所以家家基本上都有剩余的红布头。

  立春的早上,妈妈会把红布扯成一条一条的,让我们去系在门鼻儿上,再往我们扣眼儿上系一个。于是我们家大大小小的门鼻儿上都飘扬着一抹红色,当时家家户户门鼻儿基本都是铁匠铺打制的,常年日晒雨淋锈迹斑斑的都成了深褐色,但配上红布条,那就很是好看了。

  印象中立春那天多是春节过后,寒假期间,天气都很和暖,正所谓“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村里的小孩儿们就会到村头的空地或者谁家的麦地里三三两两成群结队的玩游戏,跑圈儿、打沙包等等。大家都穿着过年时新买的衣服,五颜六色的,扣眼儿上都系着红布条,疯跑起来,红布条也随着春风忽闪忽闪的飘扬,就像迎风飘扬的小旗子,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立春这天家家都要摊小鏊煎饼。小鏊是一种很有特点的摊煎饼工具,不同于烙大饼的饼铛。不知智慧的老祖宗什么时候发明的。小鏊是一种铁制食器,由鏊体和鏊盖儿两部分组成,鏊体成凸半球体,边缘有鏊崖儿。鏊盖儿也是凸半球体,正好盖在鏊体上,卡在鏊崖儿里,烙大饼的饼铛就没有鏊崖儿的设计。这与小鏊煎饼的制作方式有关。小鏊之所以叫小鏊,可能与它的大小也有关系,小鏊并不大,放在蜂窝煤炉上正好。

  制作小鏊煎饼有带馅的和纯煎饼两种。无论是带馅儿的还是纯煎饼都要先制作面糊。小鏊煎饼的面糊必须是白面加玉米面两种面粉,发好的白面加上玉米面粉,兑上温水搅拌成稠稀刚好的糊状,判断的方式是用汤勺舀起拉开来有一定的韧度又不至于太黏稠。

  如果是纯小鏊煎饼就可以在面糊里加些糖或者盐拌匀。将小鏊放在蜂窝煤炉上,小火加热,鏊子热后,用擦萝卜丝剩下的胡萝卜根儿蘸上油在鏊子上刷一层薄薄的油,之后舀一汤勺面糊倒在鏊子上,因为鏊子是凸半球形的,所以将面糊倒在鏊子上后,面糊会自然流下来,不用像摊煎饼那样需要推开面糊,面糊从上流下来后,因为有鏊崖儿的设计,正好节流多余的面糊,但面糊不能舀的太多,否则就会从鏊崖儿溢出。倒好面糊盖上鏊盖儿,大约三分钟左右,当听到几声“兹兹”的声响,掀开盖子,这时朝上的一面儿煎饼呈现米黄色且暄软、像发糕一样,与鏊体接触的一面儿因为刷了油所以金黄香脆。将一个圆形的小鏊煎饼对折成半圆,就出锅了,刚出锅趁热吃,香脆松软,口感极好。

  如果吃夹馅儿的,就需提前拌好馅儿料。将少许猪肉馅儿用甜面酱炒熟,白萝卜和胡萝卜擦丝儿剁碎挤出水分,将家里盐水腌制的油炸卤水豆腐切小丁,干粉条过油炸后切碎,将所有食材倒入瓷盆中加盐、五香粉、香油、酱油等作料搅拌均匀,馅儿料就制作完成了。

  夹馅儿的小鏊煎饼同样是先舀一汤勺面糊倒入鏊体盖好盖儿,大约一两分钟左右面糊固定成型,这时打开鏊盖儿将馅料平铺于煎饼上,再盖上盖儿,约一分钟后听到“兹兹”的响声,打开鏊盖儿,将冒着热气酱香扑鼻的夹馅儿煎饼对折出锅,趁热吃,外焦里嫩,简直是人间美味,比西方的汉堡等快餐不知要好吃多少倍。

  吃这种小鏊煎饼必须趁热,所以每年立春那天,大家都排着队围在蜂窝煤炉前候着,出鏊一个吃一个,轮到谁妈妈就给谁,因为我吃的比较慢,轮到我的时候,上一个刚好吃完,但是哥哥弟弟他们就需要等一会儿了,所以会很着急的竖着耳朵听那“兹兹”的信号声什么时候响起。

  后来举家定居内蒙古,再没有了这种煎饼,尽管有时大街上会有摆摊售卖的,但味道总不如妈妈做的好吃。有一年春节回河北,爸爸愣是生生的把既重又占地方的小鏊挤上春运的火车背到了内蒙古,可惜这里没有蜂窝煤炉,煤气的火候妈妈又掌握不好,所以不是糊锅就是熟的不太透,但也是解了嘴馋了。(文/苏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