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社会”应该什么样
 
发表时间:2015-03-23   来源:常德文明网
 
 

   “书香社会”这一充满温馨浪漫气息的词汇,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甫一“亮相”,便得到了积极响应。那么,究竟怎样的社会才可以称为“书香社会”? 笔者试为书香社会画像:  

  书香社会,应该“好读书”。书香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人人爱读书、读书蔚然成风的社会,是一个无论在公园、广场,还是在车站、码头都可以看到人们捧着书静静阅读的社会,是一个人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社会。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52.8%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和比较多的不足10%,我国人均读书4.3本,成为世界上年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一。这样的社会,显然称不上“书香社会”。  

  书香社会,应该“读书好”。也就是说,书香社会,应该是一个读书价值彰显、“读书无用论”没有市场,人人以读书为荣、以不读书为耻的社会。现在,很多人把挣了多少钱作为评判成功的唯一标准,过去用来赞美人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被弃如敝履,“读书无用论”、“知识无用论”盛行一时,“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更是让读书人的那点自尊与自信荡然无存。在这种社会风气里,“书”是“香”不起来的。  

  书香社会,应该“读好书”。也就是说,书香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们有着高尚的欣赏品位,优秀文艺作品大受欢迎、“黄、赌、毒”书籍无人问津的社会。读书,还有一个读什么书的问题。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说话。”反之,读一本不好的书,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二战前的德国,不少人看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走上屠杀无辜、穷兵黩武的道路。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爱看《肉蒲团》、《金瓶梅》,结果荒淫无度,沦为阶下囚。沈阳市原副市长马向东随身携带《赌术精选》、《赌术实战108招》,结果噬博成性,输掉人生。  

  书香社会,应该“书好读”。也就是说,书香社会应该是一个有着便利的读书条件、良好的阅读环境的社会。据调查,我国平均每44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与国际图联确立的每5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的标准差距很大,还有19.3%的地市、12.2%的区县没有图书馆;我国人均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足1元、人均藏书量不足0.5册,较国际图联推荐的人均1.5册至2.5册的标准差距也很大。特别是现在不少图书价格昂贵,让很多人“只看不买”、“望书兴叹”,一些学生还加入了“抄书族”行列。建设书香社会,就是要降低阅读的“门槛”,让人们有书可看、有地方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