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读书日”,这一天也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自1995年“世界读书日”设立以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政府支持下,出版机构、学校、图书馆、社区等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日活动。去年“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回信,肯定其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的举措。
阅读的外延是广阔的,内涵是丰富的。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阅读形式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传统的纸质阅读外,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等新的阅读形式、阅读工具涌现,并迅速被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多种阅读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撑起了全民阅读的天空。
诗词美读 书法赏读
古典诗词和书法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说到阅读,当然少不了它们。不同于以往抱着一本《唐诗三百首》摇头晃脑地吟读,如今借助电子阅读古诗词同样精彩。小孙是一名学理工的大学生,但有别于人们印象中的“理工男”,他对于文学、历史颇有兴趣和心得。他说:“习大大在讲话中常引用古典诗词,有的我知道,有的不知道,不知道的我就上网查。登陆相关网站,选取要读的古诗词,在唯美的水墨画卷映衬下,在民族丝竹的背景中,配合着颇有韵味的诵读,再加上屏幕边的文字讲解,视频、音频叠加,视觉、听觉全方位展现,一下子就把我带入诗词所表现的意境当中。”这种网上阅读古典诗词的形式,免去了查生冷字、查典故含义的麻烦,避免了读错字音的尴尬,很合年轻人的口味。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习惯并接受这种形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周倩说,我到现在也不太接受电子阅读,总觉得电子阅读让人没有安全感,用电子阅读看不进去,往往会飞快地翻过页面,印象很浅,最后竟不知道读了什么。我喜欢手捧诗词、轻吟静思的那种感觉,这样会看得很认真,而且印象深刻。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系教授云国强认为,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之间不是零和关系。以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一代越来越适应电子阅读,随着内容的配套升级,电子出版也会越来越完善。另一方面,我们几千年以来一直习惯纸质阅读模式,它能给予人们一种传统读书过程中的温暖情感,纸质阅读门槛也比较低。总之,二者各有千秋。
标题快读 刷屏跳读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忙碌的现代人面对海量信息,要想不被淹没,就必须学会取舍。因此,不少人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采取不同的阅读形式。
比如,为了第一时间获取新闻,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快读新闻标题,有空时再对感兴趣的文章内容细读。现在不少人在微博、微信上查看朋友的长文或转发的文章,一般先看标题,感兴趣,再点开看正文。但一般来说,这些转发的文章在朋友那里,大多止步于标题。由此催生出以标题博眼球的“标题党”,也就不奇怪了。有人笑言,标题党能把《水浒传》做成《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的故事》。正因为标题党的动机“不纯”,所以,往往打开正文一看,或文不对题,或小题大做,更有甚者是生拉硬扯,给人以上当受骗的感觉。
现代阅读的一个特点就是碎片化。这和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关。利用零碎时间进行标题快读、刷屏跳读等碎片化阅读,虽难以尽如人意,却也能达到快速、及时、交互等阅读效果。只是专家提示,碎片化阅读易使人形成一种惰性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不容易形成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它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这需要广大年轻读者重视。
小品趣读 好书深读
在网上看听古典诗词、现场阅读欣赏书法、快速阅读新闻标题、刷屏跳读感兴趣内容的同时,仍有精致、严肃的内容需要从纸质阅读物上寻找。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学生何子章说,由于专业的缘故,自己对一些名家的杂文和小品文比较感兴趣,这些或深邃、或幽默、或辛辣的小文能够拓展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所以一般会买来纸质的书籍阅读,因为觉得可以反复看、不断领悟和吸收。
“80后”硕士小王每周都在网络上收看高晓松的网络视频节目《晓说》,对于谈古论今、纵横中西的高晓松很是佩服。当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将视频节目的文稿汇编成四册的《晓说》出版时,小王毫不犹豫地在当当网上买了一套。我问他,已经在网上看了相关内容,还有必要再买这几本书吗?小王说,网上的节目看完就过,若想细细琢磨,则必须一书在手。可见,电子阅读和传统纸质阅读是互补而非对立关系。
对于人文社科类的中外名著,更多人宁愿选择纸质图书。而对于充满精美图片的时尚、自然地理等期刊,大多数年轻人也会选择纸质杂志。
开卷有益。只要是阅读,不论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不论潜心精读还是标题跳读,都是以获取知识、掌握信息为目的,不可能要求采取统一的阅读形式,也不必太纠结于各种阅读形式的特点和优劣。近年来,我国国民的阅读量呈现出稳步上升态势,但与世界上的“阅读大国”如以色列、匈牙利、韩国、日本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今年,“全民阅读”第二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大力投入支持全民阅读。从上海的数字阅读自助机到北京市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开展“北京阅读季”活动,无不显示着全民阅读工程在加快实施。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对个人成长影响巨大,全民阅读则对全体国民素质提高影响深远。当每个中国人都养成阅读习惯、打下厚重的文化基础,中华民族才能实现持续发展、永葆蓬勃生气。
(刘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