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世上几百岁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在第20个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去老祖宗留下的警句箴言中探寻读书的意义。西汉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对读书作用比较精准的概括。没有一个人天生聪颖,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无师自通,所有人的聪明智慧都来自于实践和读书,来自于对不同领域知识的消化整合。既然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那就要把读书当成每日不可或缺的事情来做,一日不读书就像一日没吃饭、没喝水一样,有一种饥饿感、失落感。我们深信,只有被书籍滋养并从中受益的人,才能深昧“一本好书 一生财富”的妙不可言。
关于读书的诗文: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读书有“三到”
〔宋〕朱熹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选自《童蒙须知》)
【大意】
我曾经说,读书时有“三到”的标准,即心要到位、眼要到位、口要到位。如果读书时心不在焉,那么眼睛就不能看得认真仔细,心和眼都不能集中精力,只是随意散漫地诵读的话,就不会记忆深刻,即便暂时能够记下,也不能做到长久不忘。在“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真正用了心去读了,眼和口难道还不能集中精力吗?
【点评】
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并总结出了一系列读书方法。“三到”读书法是最广为人知的。读书要集中精力,眼看口诵,不能有丝毫懈怠,这样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三到”之中,朱熹最强调“心到”,因为读书在本质上是心灵的事情。一方面,读书要伴随着理性的思考;一方面,读书还要投入人生的体悟。把书籍当作朋友、当作良师,用心灵去和书籍交谈,相知相契,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境界、开启智慧,这才是读书的真谛。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①,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②?为有源头活水来③。
【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鉴:镜子。
②渠:它,这里指方塘。
③为:因为。
【题解】
本题共两首,这是第一首。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写出了自己读书时受到的启发和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诗意天然,富于理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人们常用这两句来比喻要不断读书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在学问或艺术上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冬夜读书示子聿①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②,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③,绝知此事要躬行④。
【注释】
①示:训示,教导。 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②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③纸:书本。
④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身实践
【题解】
这首诗作于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底。年过七旬的作者冬夜读书,忽然生发了一些感想,于是写下八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教育儿子读书为学之道。这首诗是其中第三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
诗歌的第一、二句,作者语重心长地教导儿子:古人读书都是不遗余力的,读书贵在持之以恒,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下功夫,到老了才能有所成就,否则,便难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第三、四句堪称千古名句。作者特别强调,做学问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还必须亲身调查和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唯有如此,才能成就真学问。这既指出了求得真学问的艰辛,也指出了求得真学问的诀窍。
整首诗饱含陆游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体现了他深邃的教育思想,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题解】
于谦是明代名臣,也是著名诗人,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其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
这首诗来自诗人的亲身体会,他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乐趣,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无一点尘,比喻他心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
现代名家谈读书:书即是人,人亦即是书
◎我的读书经验(节选)
冯友兰
我今年八十七岁了,从七岁上学起就读书,一直读了八十年,其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特别是哲。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1)精其选,(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
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所谓翻阅,是说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也不要一页一页地读。就像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字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有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听说在中国初有报纸的时候,有些人捧着报纸,就像念五经四书一样,一字一字地高声朗诵。照这个办法,一天的报纸,念一天也念不完。大多数的书,其实就像报纸上的新闻一样,有些可能轰动一时,但是昙花一现,不久就过去了。所以,书虽多,真正值得精读的并不多。下面所说的就指值得精读的书而言。
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必发愁。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对于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把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称谓“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还要有些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我们只能看现在的榜。
我们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须要精读的书。这就是要一本一本地读,所以在一个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在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我所说的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这一道语言文字关。当然要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这是当然的事,这里就不多谈了。
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比写那部书的人的话少,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比如一个人说,他牙痛。牙是一个概念,痛是一个概念,牙痛又是一个概念。其实他不仅止于牙痛而已。那个痛,有一种特别的痛法,有一定的大小范围,有一定的深度。这都是很复杂的情况,不是仅仅牙痛两个字所能说清楚的,无论怎样啰嗦他也说不出来的,言不尽意的困难就在于此。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书的人的意思。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下,还可再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的人的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的主观上的反映。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仅至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如果明其理了,我就有我自己的意。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可能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我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好像我用我自己的腿走路,只要我心里一想走,腿就自然而然地走了。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活学活用,把书读活了。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从前有人说过:“经注我,我注六经。”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观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这就是“六经注我”。不明白那些客观的道理,甚而至于没有得古人所有的意,而只在语言文字上推敲,那就是“我注六经”。只有达到“六经注我”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我注六经”。
◎人与书
郁达夫
书本原是人类思想的结晶,也就是启发人类思想的母胎。它产生了人生存在的意义,它供给了知识饥渴的乳料。世界上的大思想家和大发明家,都从书堆中进去,再从书堆中出来。
因书本与人类关联之亲密,所以古来学者多把书本当作人类的朋友看待。史曼尔说得好:“一个人常常靠了他所读的书而出名,正像他靠着所交的朋友而出名一样;因为书本和人们一样,也有友谊。一个人应该生活在很好的友伴中间,无论是书或是人。”
同时亦有一位,他却把人生当作书本来看,那就是诗人高法莱了,他说:“一个人好像一本书,人诞生,即为书的封面;其洗礼即为题赠,其啼哭即为序言;其童年即为卷首之论见;其生活即为内容;其罪恶即为印误;其忏悔即为书背之勘误表;有大本的书,有小册的书,有用牛皮纸印的,有用薄纸的,其内容有值得一读的,有不值卒读者。可是最后的一页上,总有一个‘全书完’的字样。”恕我续上一个“貂尾”,就是在人的诞生之前的受精成孕,就是书版付印前之文人绞汁的草稿了。
书即是人,人亦即是书。
◎求知要靠自觉
钱歌川
我认为要读书决不可等待那种无尽悠闲的到来才开始,应该随时随地利用空余的时间来读,把那种读书的习惯,织入我们的生活中去,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调剂品。那么,事也做了,书也读了,一点光阴也没有虚掷。
你不要以为五分钟做不了什么事,把一百个五分钟集起来,就差不多等于一整天。我尝听见善于治家的人说,爱惜厨房里一粒米,就可以成为一笔家产。我们利用五分钟的余暇去读书,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利用余暇去读书是轻而易举的,大家之所以不这样做,仅是因为没有这种习惯而已,英国人在电车上读书的风气很盛,每天都要出外工作,起码有一个钟头在电车上,预备一本书专门在车上读,不过几天也就读完了,日积月累,一年读四五十本书。也不算稀奇。我们对于这种废时不去利用,实在未免可惜。
英国人利用废时读书,不仅在有规律的电车上,即在饭馆菜馆中亦莫不为然。至于在休假日,夫妇约好同出游玩,丈夫至多取一根手杖就可以出门,太太则不免要去戴顶帽子。可是每当那丈夫在楼下等着太太去戴帽子的时候,他照例翻开了一本书来读,等他太太把帽子戴好姗姗地走下楼来,他手中的书,也就起码读完两章了。中国的丈夫却不晓得这样做,所在楼下不仅独自等得心焦,而他太太一再地被他催促,也就老不耐烦,常常把一个快乐的计划,弄得不欢的结果。
如果大家都有了这种读书的习惯,不仅国民的知识可以逐年提高,而且闲事也就不会有人爱管了。枕边有一本书,可以免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的苦,厕上有一本书,也就可以辟除恶臭。
◎读书不肯为人忙
郑培凯
陈寅恪先生在一九二九年,曾为北大史学系的毕业生题过两首诗,第二首是:“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一开头抒发了本人的性情和做学问的态度,说自己天生是个独立思考的读书人,读书是为了自己,为了探求文化知识,为了寻找人生意义,而不是为了别人,不为世间的功名利禄所用。然后,就告诉年轻人,平生所学有什么可以相赠的秘方呢,就是这个独立思考,不受人左右的精神。
陈先生的“读书不肯为人忙”,让人想到孔子说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也就是提出,读书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实用价值,还是寻求个人思想的独立自主?
对一般人来说,读书有其实用的目的,求学是为了掌握专业知识,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然而,这只是读书的初级目的,以专业知识来“揾食”。问题是,等到有了翻完,难道就不读书了?或是不读专业之外的书了?假如真能技术到手,有饭吃了,书也不必再读,浑浑噩噩一世,“饭来伸手倒便眠”,像养猪一样,倒也幸福。人生意义?没有意义。多好!可叹的是,人毕竟不是猪,达不到猪的“卧忘”境界。《庄子·大宗师》说颜回能“坐忘”,引得孔夫子羡慕不已,其实,猪则更高一筹,从来没想过读书求知,不必绝圣弃智,早就卧忘得道了。可惜那是猪,不是人;是人就会思想,一旦思想,就会想为什么活着。
年轻人忙着读书,时常是为了父母,为了交功课,为了得文凭。等到有那么一天,读书不再为别人,不再为了功利,完全是为了自己的时候,就是发现人生意义之时。那时,就有了自己生命的主体与主见,也就理解了陈先生的谆谆忠告:“读书不肯为人忙。”因为,为自己还忙不过来呢。
◎为乐趣而读书
〔英国〕毛姆
许多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如今除了给专门研究的学者之外,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去读。生活在繁忙的现代,很少人有时间博览群书。除非与他们有关的书籍。
不论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纵然他们众口一致地加以称赞,如果它不能引起你的兴趣,对你而言,仍然毫无作用。别忘了批评家也会犯错误,批评史上许多大错往往出自著名批评家之手。你正在阅读的书,对于你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会与别人相同,最多只有某种程度的相似而已。如果认为这些对我具有重大意义的书,也该丝毫不差地对你具有同样的意义,那真毫无道理。虽然,阅读这些书使我更觉富足,没有读过这些书,我一定不会成为今天的我,但我们请求你,如果你读了之后,觉得它们不合胃口,那么,请就此搁下,除非你真正能享受它们,否则毫无用处。没有人必须尽义务地去读诗、小说或其他可归入纯文学之类的各种文学作品。他只能为乐趣而读,试问谁能要求那使某人快乐的事物一定也要使别人觉得快乐哪?
古人的读书箴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大意:一个人要想明晓大义,必须先坐下来读书。意谓读书能使人明理。
文学之于人也,譬乎药。善服,有济;不善服,反为害。——唐•皮日休《鹿门隐书》
大意:书籍对于人,好比是药。能够正确服用,则有益;不能正确服用,反而会造成损害。意谓应当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大意:读书多了,写起文章来就会行云流水,有如神助。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说明读书对于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书不可不读,尤贵于善读。——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读书》
大意:书不能不读,尤其以会读为可贵。说明读书必须讲究方法。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宋•朱熹《性礼精义》
大意:书中的内容记不住,反复读上几遍就能记住了;书中的意旨理解不透,细细思量一番就能理解透了;只是如果不能树立坚定的意志,那便无从入手了。说明读书贵在有恒心、有毅力。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宋•陆九渊《语录上》
大意:将书束之高阁,不看不读,与别人谈起话来就会漫无所据,不能服人。
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明•鹿善继《四书说约》
大意: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读而读,更要从中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读书非特修身正行,适所以益人神智也。——清•朱舜水《与奥村庸礼书》
大意:读书不仅仅能够修养身心、端正品性,还可以增强人的聪明才智。
(本期文明订阅号内容由《月读》杂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