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记者谢良、俞俭、冯璐)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在第2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让人们对精神家园有了更多憧憬。
最是书香能致远。人们在呼吁,阅读在今天日渐淡薄,“数字阅读”虽至,但书香社会却远未来到。在电视、电脑、手机的大、中、小屏的冲击下,浅阅读流行,碎片化阅读盛行,建设书香社会任务迫切,需要各界共同努力。
国民阅读量少,谁是阅读“难”路虎?
“阅读作为一种休闲方式,过去备受推崇。”湖北新闻出版广电局全民阅读办公室陈旋说,没时间、压力大等被认为是现在国民阅读量少的直接原因,更多职场人士以网络媒介阅读为主,纸质阅读日渐偏少。
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张良成也认为,互联网对传统纸质阅读的强烈冲击,成为国民阅读量偏少的一大技术性因素。
有专家分析认为,社会风气的浮躁,带来了浮浅化、碎片化、功利化的阅读,是人们读书“难”的主因。
据统计,全国教材教辅书出版占了图书出版的70%以上。以应试教育为主导,学生形成为升学读书的功利阅读观,成年人形成了有利于谋生升职的阅读观。
“孩子们读书并不少,但读‘闲书’的时间太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该所调查发现,少年儿童最喜欢阅读的是幽默笑话,其次为娱乐资讯、青春文学、魔幻动漫等。轻松、娱乐成为阅读的主要目的。
专家认为,这形成恶性循环,功利化阅读造成阅读氛围长期缺失,人们未品尝到读书的真正乐趣,愿意读经典的国民就更少。
从个人阅读到全民阅读的关键点在哪?
湖北大学图书馆馆长黄家发提出,社会公共阅读资源的匮乏和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不均衡,成为全民阅读量少的一大现实障碍。
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每1万人左右就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黄家发说,我国平均每44万人才拥有一所。我国人均年读书量远远落后于许多国家,阅读就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在吉林省长春市,拥有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大学等众多高校,学校图书馆面积巨大,然而除了面向本校学生之外,这些图书馆大都不对外开放。那些喜欢到图书馆看书的读者,只能选择长春市图书馆或吉林省图书馆这两座公共图书馆。
黄家发呼吁,应开放更多的图书馆,在社区配图书室、小书店,方便居民阅读;公交站台、地铁口、商场、学校食堂门口等地,配设电子阅读机,把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使阅读变成公民的自觉行动。
“抓好重点人群是推进全民阅读的基础。”湖北新闻出版广电局全民阅读办公室主任王潞认为,儿童阶段的亲子阅读和青少年阶段的校园阅读,是推动全民阅读的重中之重。
“半数以上青少年习惯数字化阅读,其中手机阅读占73.1%。”孙宏艳指出,倡导全民阅读,需改善青少年的阅读环境,鼓励纸质阅读、经典阅读,提供绿色的数字化阅读空间。
值得欣慰的是,国内不少地方正展开有益探索,全民阅读正蔚然成风。记者在深圳市图书馆看到,这里等候入馆的人都排起长队,不少人席地而坐、安静阅读。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政府连续14年举办全民读书月活动,直接和间接参与总人次达到1.06亿;建有200个自助图书馆、640个公共图书馆,为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打造书香社会,政府如何作为?
一个书香充盈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丁力说,书香社会的关键不在书,而在于“香”,即营造一种求知的氛围,让民众有自觉读书的欲望。
建立完善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县级以上城市公共图书馆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建,数量少、设施陈旧、藏书少是普遍问题。眼下,大多数地方图书馆仍存在图书更新慢、闲置率高、阅读环境不够好、藏书量少等问题。
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田静建议,政府作为服务主体,应该鼓励全民阅读,提供更多公共阅读场所,比如在公园、购物中心等地方加设休息读书区等。
吉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冷艳建议,作为高校图书馆应该探索面向社会开放的机制,最大限度利用这一丰富的阅读资源。
丁力认为,政府要分门别类开展阅读推广工程,做好资金和方案的落实,尤其注意做好儿童和外来工的阅读工程。
武汉大学教授王新才认为,政府应在中小图书馆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给有孩子的家庭适当的假期、购书费等,提倡亲子阅读;适当增建少儿图书馆,鼓励公共图书馆开设少儿分馆。
针对新媒体阅读的潮流,目前各国已经高度重视并开展行动。如美国将“阅读优先计划”作为政策主轴,并强调数字化阅读及素养的重要性。
孙宏艳说,政府、社会等应该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专题研究,搞好顶层设计,引导数字阅读,帮助青少年提高阅读素养。
(参与采写:杨皓、吉哲鹏、李宝杰、陈寂、宗巍、赵梦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