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故事百篇》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编 人民出版社 2015年1月出版
每个人都是在故事之中长大,都是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阿姨讲述的故事里认识世界、长大成人、走向社会的。作为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方式,故事记忆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形态。
中国是一个故事的国度,有着浩如烟海、灿若繁星的民间故事。故事,不仅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智慧;不仅给人以力量,也给人以启迪;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故事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感染力告诉我们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国家和社会、如何维系社会的公共生活、如何调节人与人的关系。每个优秀的故事都包含着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故事里那些亘古绵延的人类智慧至今仍散发出人文精神光芒。我们的祖先曾经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带领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一个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
在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里,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历经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口口相传,生生不息,其中许多故事经过时间和空间的打磨洗礼,从良莠并生、瑕瑜互见的矿山中披沙拣金不断地沉淀下来,成为厚重的文化经典和文化遗产,在民族的发展进步中塑造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标准、科学素养、文明风尚。今天,社会正处在大转型、大变革的历史时期,为应对民间故事面临流失的危机与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遭遇的挑战,我们与广大网民一起从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中遴选出传统优秀故事一百篇,将这些曾经点亮我们民族心灵,指引我们前行的精彩故事进行整理汇编。从中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些来自远古的民间智慧所承载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规范,已超越时空的局限,仍具有久远宝贵的社会价值。正像列宁所说的,人类社会存在着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范。像《精卫填海》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执著与信念;《大禹治水》所彰显出的舍己为民的坚韧与气概;《神农尝百草》体现出的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与实践;《鲁班的故事》折射出的实践出真知的启迪;《牛郎织女》所流露出的永恒不变的人间真情……至今听起来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这一个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塑造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代表的民族精神,不断内化为民族的文化基因,以江河汇海之势凝聚成强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古老的故事历久弥新,是我们精神的支撑和心灵的慰藉,从故事中汲取营养,丰富的不仅是情感,更是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但凡是集萃人类生命体验的优秀智慧都永远不会衰老。一个充满故事的人生必定是一个辉煌的人生,一个充满故事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家必定是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让我们用古老的故事聚焦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用精彩的故事点亮今日中国人的心灵,用迷人的故事演绎出动人的中国梦。 (罗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