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笔杆唤醒民族血脉 海外抗战命陨南洋
 
发表时间:2015-09-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郁达夫故居一角 李苑露 摄

 

  郁达夫故居 李苑露 摄

 

 

   70年前的8月29日,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一位抗日救国的中国作家正在家中与一些人聊天,途中,他被一名印尼青年叫出去。穿着来不及换掉的拖鞋,他走出家门,这一走,再也没有回来。又过了4天,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世界人民迎来了反法西斯的伟大胜利,这位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国作家却再也看不到胜利的景象了。

  这名中国作家是郁达夫,与无数中华儿女一般,在祖国千疮百孔、风雨飘零的年代,他用他的热爱奔走在抗日救国的最前线,大声疾呼,以笔作文,唤醒各地的中华民族血脉,忍辱负重,保护侨胞,最终命陨南洋。新中国首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革命学者胡愈之先生曾这样评价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2014年,郁达夫入选全国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人物。如今,在他的故乡浙江富阳,有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码头、公园,美丽的富春江畔,他的故居始终静静地伫立,老灶头、木桌椅默默见证他身后的一年又一年。这位曾写下“我们这一代,应该为抗战而牺牲。”的爱国文人,是他家乡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血脉的一个符号,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的一种力量和精神。

  与鲁迅郭沫若结伴 用笔杆子燃起民族风骨

  “郁达夫先生是一个有风格、有风度、有风骨的作家。”北京大学教授高远东这样评价。郁达夫是一名爱国作家,他的战斗是从笔杆子开始的。在那个风雨招摇的年代,鲁迅、郭沫若等爱国文人的名字被永远镌刻于历史的纪念碑上,郁达夫与他们一同,用笔杆子燃起民族的风骨。

  鲁迅对于郁达夫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句记录在郁达夫《怀鲁迅》文中的名言至今仍为人所传诵,它表达了郁达夫对鲁迅深深的怀念与缅怀。

  郁达夫与鲁迅相识于1923年,因为有共同的政治立场和相似的人格,逐渐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和友谊。那个时候,鲁迅与共产党的关系十分紧密,他以自己辛辣的文字无情揭示着社会黑暗面,对底层民众抱有深切的同情。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鲁迅为其灵魂人物,郁达夫是其发起人之一,但由于“左联”存在内部矛盾,成员间意见的不和使郁达夫选择退出。可这并未影响两人的感情,相反,郁达夫不仅继续追随鲁迅的脚步参加许多活动,还与鲁迅矛盾等43位作家联合发表“告世界书”,呼吁大家声援抗日。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郁达夫悲痛不已。据郁达夫的小女儿郁美兰介绍,父亲曾写下多篇散文、杂感表达对鲁迅的崇仰之情,在鲁迅逝世后的第三天写下:“鲁迅虽死,精神当与我中华民族永存!”至此,他更坚定了抗日救国的信念。

  笔杆子下的战斗并不只有一个人,有鲁迅,有郁达夫,有千千万万的爱国文学青年,也有那时在日本的郭沫若。此前,因写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等著名檄文,号召全国军民起来反蒋,郭沫若受到了蒋介石的通缉,逃亡日本十年。随着国内战争局势的加剧,日本侵华脚步的加快,邀请郭沫若回国效力显得尤为迫切。

  最终这项秘密的敦请任务落在了时任福建省参议的郁达夫身上,在1936年春节过后,郁达夫便应邀来到了福州,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同时,他号召大家以笔为枪,并以身作则,大量撰写政论杂文,筹办《文救周刊》、《救亡文艺》等抗日刊物。1936年底,郁达夫在日本见到了郭沫若,十年后重逢,双方都感概良多,应郁达夫之请,郭沫若曾写下“十年前事今犹昨,携手相期赴首阳。此夕重逢如梦寐,那堪国破又家亡。”四句诗,表达了与老友共赴首阳,同赴国难的决心。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同月25日,郭沫若在大使馆的帮助下顺利归国,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

  那个时代,文学与民族的命运密不可分,郁达夫与鲁迅、郭沫若等文人不断地觉醒,拿起笔杆子战斗。在郁达夫的作品中,除了反映下层知识分子失意、苦闷,通过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映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外,还不断发出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悲号,一次又一次唤醒民族血脉,燃起中华民族的风骨。

  “郁达夫风骨,其实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由弱到强的民族性格的标志,在郁达夫先生的精神发扬、个性发扬中,实际上代表了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成长内容。”高远东说,郁达夫的文学起源于人的觉醒。

  “他从消极的方面表现人的觉醒和觉悟。到了抗日战争这样的民族抵抗战争当中,郁达夫先生的觉醒中,正面的、积极的方面很快成长、觉醒。这种东西又和传统文化中传统士大夫的正面气节相结合,形成了郁达夫风骨。”他如此解释道。

  远走南洋坚持抗战 忍辱负重保护同胞

  如今说起郁达夫,除了他的风骨、他的笔杆子战斗,他在南洋的经历更是让人印象颇深。至今,郁达夫的名字依然留存于新加坡、印尼等国。

  如今80岁的新加坡文艺协会代表骆明对郁达夫十分敬佩,在1984年,他特别申请来到浙江富阳,就是为了看看郁达夫的家乡,看看他出生的地方。“郁达夫到达新加坡的时间是1938年12月28日,仅仅隔了2天,郁达夫就有文章见报。这个人真的了不起,有这样的一种精神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如果他对此不关切,就不会这样。”

  1938年,国内政治气氛陡然逆转,加之家庭变故的原因,郁达夫决定离乡去国、远走南洋。他携家人登上了前往香港的丰庆轮,驶过了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辗转厦门、汕头、香港三地,历经几天几夜,于在12月28日的下午抵达新加坡。

  《郁达夫海外文集》中这样记录了郁达夫初到新加坡时的想法:“他给自己规定的任务就是要为抗战在海外建起一座文化中继站来。”因此,他怀着“抗战必胜”的信念投入到新加坡的抗日宣传和斗争中。

  1939年,郁达夫正式接编《星洲日报》早报副刊“晨星”和晚报副刊“繁星”,后来又接编了星期日的文艺栏并参与《星洲半月刊》的编辑工作。他发表了大量的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政论、杂文、小品,同时积极参与、声援南来的国内文化界人士所举行的抗日宣传与活动。

  然而没过多久,战火便延续而来。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轰炸新加坡。据骆明回忆:“当时很多人被拉出去,之后,也许送到海边枪毙,也许挖一个坑枪毙。在日本投降以后,当地人到处捡这些尸骨,捡了两万三千多个。在今天的新加坡,也会发现日本人当时留下来的炮弹。”

  战火中,当地群众掀起了抗敌的热潮,“星洲华侨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应时而生,郁达夫被推举成为团长,同他一样南下南洋的张楚琨担任组织部长。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他与郁达夫一起开会、一起演讲、一起慰问星华义勇军,建立起了亲密的战友关系,在他心里,这位执笔为抢的诗人团长已经真正担负起了自己的责任。

  中国新闻社的创办人之一张楚琨在《忆流亡中的郁达夫》中回忆:“那时的郁达夫在熬夜编三个副刊后仍坚持工作,虽然眼睛布满红血丝、声音沙哑,却依然斗志昂扬地对青训班作朝会讲话(他兼青训班大队长)。敌人轰炸加剧,他毫不畏惧地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他那瘦弱的躯体爆发着火一般的生命力,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在为希腊自由而战的拜伦。”

  这场新加坡防御战打了53天,新加坡终于没有抵抗住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成为了战火中的孤岛,在其他出路断绝的情况下,文化界抗敌工作人员决定撤往荷属苏门答腊。头顶上的轰炸还在继续,眼前的小船成为了众人唯一的生存希望。身旁熟悉的景物在渐渐消退,随着小船的行驶,他们来到了著名的马六甲海峡,而郁达夫逃亡的生活也由此开始。

  逃亡过程中,化名“赵胡子”的郁达夫会日语的事情偶然传开,日本宪兵发现后,他被武吉丁宜宪兵部征去当翻译,虽是无奈之举,但这一身份却方便他暗中保护华侨和印尼人。

  张楚琨回忆,郁达夫在宪兵部与日本兵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共处”关系,不少华侨因做买卖押到宪兵部后都因他的几句话放了。除此之外,很多被羁押到宪兵部的正义人士和印尼人都在他的帮助下被释放。同时凭着他的掩护,当地的文化界逃亡人员建立了秘密组织“同仁社”,用来交换消息,分析敌人动态,郁达夫虽没有参加,却为其正常的运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汪雅梅是当时去印尼避难的小船上年龄最小的人,被父亲汪金丁抱在怀里,不停地啼哭。她的童年是在南洋逃难度过的。“郁先生被强征到首府,他忍辱负重,和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掩护了我们,也保护当地的华侨,我们真的非常感激他。”她说。

  命陨南洋铭记历史 珍视和平精神永存

  南洋的日子在战火和掩护中流过,直至1944年,当时宪兵部调来了一些熟悉新加坡文化界情形的人充当译员,一名叫做洪根培的译员向宪兵部告发郁达夫的真实身份。郁达夫知而不动声色,暗中掩护胡愈之等人转移至别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即将迎来胜利的光辉。然而在14天后,郁达夫被一名印尼青年从家中叫出去,穿着来不及换掉的拖鞋随他走出家门。这一走,再也没有回来。

  “其实日寇知道其余所有人的身份,并希望一网打尽。日寇已经挖好了一个坑,这个深坑是打算在1945年,把我们全部文人及其家属活埋,斩草除根。”说起这段时光,汪雅梅不禁流下了眼泪,“他们还没来得及下手,天皇已经宣布投降了,可是他竟然将知道他们一切罪行的郁先生杀害了!”

  “作为一个晚辈,我深深地怀念郁先生,尽管当时我很小。在南洋的那段生活让我们有家难回,有国难投,我永生难忘。回国后,我也经常被这些画面从梦中惊醒,给我一生带来了铭记。”她哽咽着说。

  最好的纪念是铭记,这段历史被无数人见证,这份爱国之心也让无数人为之震撼。

  如今,在郁达夫的故乡富阳,有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码头、公园,每年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纪念活动。“早在30年前,我们就设立了两年一届的郁达夫文学奖,迄今为止已经连续颁发15届,推出了一大批富阳本土文艺人才和文艺青年作品。”杭州市富阳区委书记姜军说,郁达夫之于富阳,已成为一种符号和象征,永远值得纪念和学习。

  在8月29日的郁达夫烈士殉难7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郁达夫的外孙女郁圆圆含泪怀念郁达夫,希望铭记历史:“这也是对外公最好的纪念。”

  郁达夫的孙子郁伟认为,虽然有过一段不幸的历史,但还是应该向前看。“我在苏州办了一个日语学校,希望中国的孩子在语言上多花点时间,以此作为保卫自己的武器。这个武器并不是枪支弹药,是文化、语言、文笔。”

  “我有个想法,关于郁达夫的研究,是否应该适当有一些年龄层次的拓宽,请一些80后、90后的学者参与?他们这一代心目当中的郁达夫,可能跟我们50后、40后有些不同。”在座谈会上,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吴秀明说出了他的希望,以后能看到很多80后乃至90后的学者来讲述郁达夫。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郁达夫烈士殉难70周年。历史不会被抹灭,如同郁达夫一般为胜利作出贡献和牺牲的,还有千千万万的人民,他们身上延续着中华民族千年的血脉和风骨。我们这一代,应该将历史铭记。(李苑露 王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