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佑传统请多留住老家的年味
 
发表时间:2016-02-02   来源:中山文明网
 

     1月31日《人民日报》报道,四川通江县农民工何小琼说,家乡的年味最难忘。每到12月底,通江农村家家户户在置办年货之余,还会杀年猪、做腊肉。还有鲁北的年味,初一吃过过年饺子,男女穿上新衣服,以宗亲远近为序开始,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拜年时要成群结队进行,显得家族人丁旺盛;拜年相遇时,都相互问候——“过年好”“起得早”“发啥”。只要登门磕头拜年,往日的嫌隙、内心的抵牾,都能烟消云散;如果不登门拜年,就算平时无隔阂也会引起老人猜疑,惦记一年。更热闹的是,每逢过年,鲁北农村都锣鼓喧天,大多数村都拿出自己的“玩意儿”相互走访。除流传较普遍的秧歌、旱船、高跷等,还有渔鼓戏、狮包、竹马、芯子、虎斗牛等。

  咱们的老祖宗俯察大地、叩问时序总结出的富有魅力的年岁文化,之所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一者,它体现了古人聪明绝顶的智慧和脑力;再者,其中的博大精深、厚德载物、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对于当今人心的守静、道德的提纯,是一种无形的熏陶和推动。物质越发达,我们越想从传统文化和道统中,寻求一种精神补给。有鉴于此,努力留住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它成为“现代化的灵魂”,生活的亮点,就成为了发展必然。——品鉴老家的年味,也正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护佑。

  老家的年味中有浓厚的孝德。中华道德之所以受到景仰,是因为它注重人际温情、代际之间的敬畏敬重,比如孝德就是富有中华特色的道德文化,将对老人、长辈的关心,置放到社会发展、家庭发展的最高位置,构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孝老爱亲、尽孝讲和、孝行天下的社会文化。这种“孝为德之本”的观念在春节中有充分体现,比如叩头拜年虽是一个简单枯燥的仪式,却将对长辈的尊重,落到了实处;还有晚辈们置办年货时,也给老人置办一份;大年初一的早饭,将第一碗饺子送给长辈。等等。让孝德文化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教会人们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让传统孝德,扎根内心。

  老家的年味更有人情的真和温暖气息。凡是参与过农村拜年活动的人,多会被那种滚烫的热情和人情的真,所感染,就说这个拜年活动吧,不管是否熟悉,不管平时有没有矛盾,拜年活动仪式上,毫无例外,都有发自内心的微笑和真诚,登门拜访,嘘寒问暖,不厌其烦,不能缺少,把关心和祝福,送给每一个人。这里没有“低头族”,没有“键盘侠”,没有工业化的表情僵硬,没有呆板的面具化生存,没有精神懒散,有的只是毫不设防的人际交往、情感互动。连空气中都流淌着掩饰不住的温暖。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人和思维,就容易留存更多的信任、朴实、热情。所谓的厚德载物、守望相助的精神和道德成长的课堂在哪里呢?——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等,就是最好的阵地。人活着不就是要造一个幸福的“精神安乐窝”吗?很多都市人愿意参加与乡村有关的活动,就源于这种情感上的返朴归真和向往。

  传统文化“活”起来,年味才更浓。无论是拜年还是各种地方大戏和民间风俗,都可以说是各种传统文化的“再现”和“复活。”有些过年仪式陈旧了,我们想方设法,或者植入现代化内涵,或者注入时尚元素,民间语言,或者和公众激情互动,或者和群众生活加强联系,这些文化就能重新富有活力,发挥积极的精神滋润功效。就像老家的年味,各种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了,年味当然就会越来越浓。让传统文化和年味一起成长。

  当然,由于城乡经济的差异,体验这种老家的年味,仍存在一些尴尬,比如农村交通还不够发达,取暖设备还不够完善,文化硬件还不够先进。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中,乡村仍用丰盈的精气神,打造出了温暖善意的年的文化意向。对于属于精神层面的年味的营造,需要钱,但更需要不知疲倦的信仰。如果我们都有了乡村人的这种内心的朴素、韧性的坚守,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就不会轻易流逝。让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精心护佑下,始终富有情趣,走向繁盛。(李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