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杰克·伦敦的狼巢

 

发表时间:2016-10-17 来源:文汇报
 

  第一次去狼巢,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我应邀去美国进行四周的访问。在翻译陪同下,由东而西,一路走过。最后一站是旧金山。有一天,翻译把我交给当地义工。按行程安排,是由他们陪同我参观旧金山郊外的葡萄园。

  陪我的义工是来自中国甘肃的一位老师。她的先生是美国人。还有他们正上中学的儿子与我们同行。惭愧的是,岁月已久,我忘记了他们姓甚名谁。老师的美国先生开车,带领我们参观。介绍旧金山葡萄园的历史,也主要由他讲述。他领着我们去到一座很老旧的葡萄园作坊,说最初的作坊就是那个样子。这里几无游人,四处陈旧不堪。但放眼望,环绕它的,却是一望无际的葡萄园。我们就在这个旧作坊的空地上吃着自带的午餐。美国先生突然说,你是作家,知道杰克·伦敦吗?

  这个名字对我来说,简直太熟悉了。从少年时代起,我就开始读杰克·伦敦。无论是 《荒野的呼唤》 或是 《热爱生命》,还有他的 《白牙》、《马丁伊登》,都曾是我喜爱的作品。兼及作家,杰克·伦敦充满野性和张力的人生,也是我等平庸之辈所羡慕所向往但却做不到的。

  我立即回答说,当然知道。我非常喜欢他的作品。美国先生高兴起来,他说,杰克·伦敦的墓就是附近,你想去看看吗? 我大声说,太好了。他还有座狼巢,被烧掉了。美国先生见我知道狼巢,更高兴了,说是的,也在那里。树林很大,我也是很久以前去的,要寻找一下。

  于是我们马上驱车而去。其实美国先生道路很熟,稍微转了一下,随即找到了那片森林。森林之大,之荒凉,之寂静,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正值秋天,满林子被季节熏染过的或黄或红的树叶与一些长青树木重叠交错,让人满眼的斑斓混杂。我们踏上一条林中小路。小路两边,灌木和大树高低错落,不时有乱枝横挡在眼前。似乎从未有过人迹,而覆盖着树叶的小路却又已是被人踩实。可见过来的人也不会太少。

  依着指示路牌,在林中小路上走了大约十几分钟,我们先到了杰克·伦敦的墓地。没有墓碑,没有坟包,也没有墓志铭,有的只是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在雨露风霜下,长着层层苔藓,老的死去,新的再生。杰克·伦敦的肉身就埋在这块石头之下,而石头,被一圈业已陈旧的木栅栏围护着。真不知道他狂放不羁的灵魂是否能被这石头压扁或被周遭栅栏围困。好在杰克·伦敦并不孤独,邻旁便是他儿女的墓地。

  从墓地到狼巢,步行只需三五分钟。尽管已知狼巢建在密林之中,但它出现在我眼前时,我仍然有点心惊。没有料到,它给我的感觉,竟然有些悲壮。四周有参天的大树围绕。被焚过的狼巢,尽管火痕历历,但其轮廓依然清晰,在斑驳的阳光下,一派风光地挺立着。

  狼巢的外墙所用石块呈赭红色,大小不一,交错砌就。据说附近的山谷叫月亮谷,石头都是从那里运来。时光已久,石块表层一如墓地的石头,也生长着些许苔藓,东一片西一片地粘在石墙上。室内已烧毁得完全不成形状,但巨大的浴缸却清晰可见。最显著的是狼巢的烟囱,约有四五个,高耸着,威武而挺拔。纵然已成废墟,但其粗犷而坚定的风格,还保有杰克·伦敦气质,与我脑海中的印记很是吻合。

  狼巢是杰克·伦敦的心血之作。据说花了他好些年的时间,延请名家设计,精心筑就。内部豪华,外观壮丽。但意外的是,在他即将搬入的前两三天,一场大火将它烧毁,至今都没有人说清火灾的缘由。这场火似乎也烧掉了杰克·伦敦的野心和生命。大概三年后,杰克·伦敦便去世。是自杀身亡还是疾病无治,我已经记不太清。所记得的只是,他死时只有四十岁———这该是何等风华正茂的年龄。

  离开时,我们都没有说什么。甚至,我连其所在的地名都没有问。

  一晃过去了十几年,我再次去到旧金山,是路过。秋阳下狼巢的样子,不时从脑海浮现,我突然很想再去看看。有同学居住在旧金山,特意来酒店看我。我问他,你去过杰克·伦敦的狼巢吗? 同学吃了一惊,说他居然完全不知道。我说我去过,但我还想再去看看。同学立即说,我陪你去。于是他向朋友打听了路线,第二天我们即驱车前往。

  现在我知道了我们要去的地方在旧金山北部的索诺玛县。这一带正是葡萄盛产区域。索诺玛山脉环绕着这里密集的葡萄酒庄。一百年前,杰克·伦敦在这里买下了一个农场,看上去,他试图过一种边耕作种植边写作的生活。狼巢便建筑在他的农场之内。

  当年的农场现已是杰克·伦敦历史公园。经过一棵老树,我看到一幢石屋。同学看了介绍说,这是杰克·伦敦纪念馆。房屋是杰克·伦敦去世后,其夫人仿狼巢风格所建造的。新近才开设为纪念馆。

  馆内很清静,墙上挂着杰克·伦敦的照片,柜中陈列着杰克·伦敦的遗物和手稿。虽然触碰不到,但走近它们时,似乎仍然能感觉得到杰克·伦敦的气息。想到这曾是杰克·伦敦亲用之物,亲抚之纸,难免不怦然心动。

  再一次踏上了那条小路。墓地和狼巢与我十多年前看到的完全一样。时间在此,有如凝固。它们仿佛潜伏在这森林之中,不动声色地看春来秋去,人世沧桑,只是苔藓更密更厚了一些而已。甚至,这一切给我的感受,与十几年前相比,也没有什么两样。

  有时候,什么也不为,只因为你读了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影响过你的人生,于是,就想去看看。看看就好。

  而实际上,你看到的可能是一个人生的微缩:你的奋斗,你非常努力的奋斗;你的不放弃,你异常顽强的不放弃,经常就只剩得断垣残壁式的一个结果,留下一块苔痕累累的石头,在夕照下,闪耀光芒。它或许照亮后人的内心,又或许给他们的只是更深重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