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分析

(福建省连江第一中学 华)

摘要:高中物理课程学习时,要求学生具备缜密的思维与观察分析能力,因此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基于此,本文以高中物理课程为切入点,分析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物理;解题能力;培养措施

高中物理大部分学生学习时由于不恰当的学习方法与技巧,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逐渐丧失物理学习兴趣,出现偏科现象。高中物理学习中解题能力异常重要,本文就此现象展开论述。

1、结合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高中物理解题过程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培养高中生解题的能力,也会对学生物理学习成绩产生良好影响。因此高中生物理解题能力培养过程中,物理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快速、准确的找到解题关键点,实现提高高中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学生准确解题的前提就是审清题目,找寻到解题关键,形成正确思路、运用正确方法解决问题。高中物理教师培养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确审题的重要性:(1)正确理解与掌握题目的已知条件;(2)依据已知条件正确分析条件与所要求问题的关系,找出关键点与隐藏条件;(3)通过分析的关系与条件转化、化简等,选择简洁直接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与质量。学生长期学习也会发现一个情况,很多物理知识单纯的记忆并没有作用,特别是很多冷门的物理知识单纯记忆后很容易出现遗忘的情况,造成解题过程汇中遇到冷知识点时想不起来知识而无法解决问题。通过培养与提高学生审题能力,为提高学习成绩奠定基础。

2、做好计算教学,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将内容和效果相结合,所以,老师在授课前必须对课本教材有正确的把握,深刻的解读,建立全面系统准确的知识框架。依据具体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取舍教材内容,明确课文重难点知识。对课本未涉及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为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高中教学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高中物理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墨守陈规、传统教学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老师需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将情景设计贯穿课堂,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能快速领会,轻松学习掌握好知识。

重视练习是提高运算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大量的习题演练,既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也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全面的提升,塑造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计算教学中要落实以下几点要求:第一,通过批阅作业总结出学生经常出错的问题,及时对其进行纠正,整理相关试题强化训练,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解题思路,教给学生科学准确的解题技巧。第二,科学的布置课后练习,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学生上课掌握的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目的的布置练习进行训练,使知识可以查漏补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

3、联系社会特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新能源作为我国新兴产业,国家能源局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太阳能。太阳能是地球上的绝大部分能量,地球各处都存在太阳能,且总量巨大、无污染,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如,据媒体报道,“天宫一号”空间站飞过太阳的瞬间被一英国摄影师拍到,照片上可以清晰看见“天宫一号”的太阳帆板的轮廓。加入“天宫一号”正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v=7.7㎞/s,运动时方向与太阳帆板两端M、N的连线相垂直,两点联系的距离为MN的L=20m,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垂直于v、MN所在平面的分量B=1.0×105T,整个太阳帆板直接当做导体。求:

(1)M、N两点间的存在的电动势E;

(2)M、N与太阳帆板上的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小灯泡(1.5V、0.3W),忽略太阳帆板与导线的电阻,请判断灯泡是否可以发光,给出理由。

(3)地球半径R=6.4×106m,g=9.8m/㎡,计算地球表面与“天宫一号”之间的距离h(有效数字保留一位)。

解:(1)依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BLv,计算等E=1.54V;

(2)不能,原因在于磁通量通过闭合回路的总量不变,因此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3)地球表面物体:m1g=GMm1/R2

“天宫一号”空间站:GMm2/(R+h)2=m²v²/(R+h)

得:h=gR2/v2-R

代入相关数据,计算得出:h=0.4×106m(数量级正确都算对)

4、考虑学生情况,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能力

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理论实际相结合,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每个学生思维能力进行针对性训练与培养。同时,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定期对学生当前学习的知识点和内容进行归纳和梳理,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学习运动定律这一类相关习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找到切入点,即对物体的实际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根据物体受力情况求出物体运动加速度,再利用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所学运动公式求出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和速度。

如,现有一辆重达5t的货车从甲地出发,在行驶了200m之后,货车的速度已经达到60km/h ,在快到达站点前,司机对货车采取制动,让货车顺利进入站点,货车又继续行驶了2m顺利才停在站点,假设货车整个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现求货车制动前所受的牵引力为多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析,货车在运动过程中分别经历加速和减速两个运动过程,而且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利用所学运动定律和公式就可求解出货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和力,从而便可求解出该货车形势过程中所受牵引力。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知识点琐碎、繁多,但彼此间存在联系,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物理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陈莉.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7(04):51.

[2]宋风锦.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探究[J].才智,2017(02):56.

[3]潘志荣.论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5(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