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高效课堂,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连江一中郑发清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法”就是要让课堂45分钟的教学功能发挥到极致,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有“顿悟”,能迅速将教师施加的外部影响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提升大部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便是所谓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笔者从事教学工作38年来的不懈追求,笔者认为要追求“高效课堂”要从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备好学生”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不了解学生是教学不得法的最主要原因。平时常听到同事、同行抱怨,“这个问题我都讲多遍了,学生还是不懂,还是出错”,这是典型的不了解学生的表现。问题不在学生,而是在于老师自己,同样的问题你用同样的方法重复n遍,学生开始听不懂,后面老师还是用老方法,学生越听越烦躁,最后干脆就不听了。老师要自己反思学生为何听不懂,或者开始似懂非懂,后面又忘记了。关键是没有触动学生深层认知,没有顿悟,没有将老师的理解内化为自己的正确认知。教师要去分析原因,变换方法,促使学生醒悟。所以“备好学生”是获得“高效课堂”的前提。

学生常换常新,每届学生,每班学生个体差异很大,他们的学前认知结构,学习方法,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教师怎样尽快熟悉学生,了解学生,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特点,使教学更“得法”?了解学生的途径很多,笔者主要从下面几个途径,

1.“学前调查”,可以通过问卷,通过“摸底”测试等。例如笔者对高一新生,第一节课,不是去讲《绪论》,而是让学生梳理初中物理内容,让所有学生用一节课时间总结初中物理,建议画出“知识结构型的思维导图”,课后上交。学生的总结“五花八门”,有好多种形式,我再逐一分析他“她”们的导图,从中可以得到很多关于学生的信息,对每位学生的初中物理知识的认知情况,学习的能力水平有初步的了解。

2.“课堂观察”,可以观察学生的神态,观察学生的行为,观察学生反馈的信息等。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就很注意学生的神态,观察他们的眼神,就可以知道学生的思路是否跟上,学生全神贯注,说明我们教学得法,学生走神了,说明我们教学有问题,要及时调整。笔者还很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观察哪些学生能主动参与,哪些学生比较被动,对比较被动的学生,及时予以“特别关照”,让他们也积极主动参与。

3.“课后了解”,可以是学后问卷,作业反馈,个别谈心等。笔者长期坚持课后调查,其实也是第二节课前调查,让所有学生写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对课堂所学的概念,规律说出一二,说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想法,也说出自己的困惑,第二节课我们就可以适当的进行调整。

“备好学生,上好课”是因果关系,只有充分了解学生,认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才有可能“得法”。

二.“备好教学设计”

不打无准备之战,根据“生情”备好每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这是取得“高效课堂”必备条件。“教学设计”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除了三维目标设计,引入新课环节设计,新课教学环节设计和巩固新课环节设计外,还应该有学生参与程度的设计,学生可能反馈信息的预判等等。笔者认为科学的“教学设计”也要遵循几个原则。

   1.目标要明确,每堂课要达成什么目标,在设计中要体现,课堂活动要围绕目标进行,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要实在,不要定虚幻的目标。如要理解什么物理观念,掌握什么物理规律,学生的能力要达到什么程度,要具体描述。

   2.教学环节安排要科学合理,可操作,每堂课怎样引入新课,怎样进行新课,什么地方重点讨论,什么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什么地方需要老师介入引导,怎样引导,引导到什么程度,都要在设计中合理科学安排。

   3.要面向学生这一主体,设计中要突出学生活动环节,学生怎样参与教学进程,哪些思维活动可以由学生自主参与,哪些问题可以提问个别学生,哪些问题可以群体回答,在设计中尽量考虑周全。

   4.要有反思环节,课后要认真反思,无论哪位教师,课堂教学都不可能不留下遗憾,教师要及时调整,为下节课更好教学作准备。

三.“灵活生动”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主战场,是否“高效”完全由课堂教学进程决定,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备好“教学设计”的前提下,科学实施课堂教学,是获得“高效”的决定因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个原则,是笔者长期坚持的。

   1.“以物说理”,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实验是高中物理课堂的主要特点。每堂新课教学都坚持创设“真实有效的”物理情境,无论是新课引入还是物理概念建立过程,或是规律发现的过程,都要以事实为基础,通过观察真实的物理情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速度概念,初中有较好的基础了,笔者还是在课堂教学中带两辆遥控的玩具车,在教室地板上实验,一次做直线运动,让学生比快慢,一次一辆做直线,一辆做曲线,做曲线的速率大,然后再让学生比快慢,学生很有兴趣,可多数学生比较的不一定准确,然后再通过教师的引导,顺利地从初中的速度(实际是速率)概念过度到高中的速度概念。有的实验时间短,不易观察,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如学平抛运动时,研究平抛规律的时候,利用两个小球从两个相同的轨道同时滑下在同一水平面上碰撞的实验,一个平抛,一个自由落体,同时落地的实验,除了现场观察,还用连拍技术,然后利用多媒体慢速播放,学生观察的很清楚,结合老师的正确引导,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规律就很自然建立构建起来了。“以物说理”要真实客观,不要用多媒体动画替代,这样才有说服力。

   2.“突出重点”反对面面俱到,一堂课是否有生机,不是看你是否将教材的内容都讲了一遍,而是看你是否能抓住学生的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是否得到有效的刺激,快速兴奋起来,就取决于教学的重点是否突出。一节课重点不能太多,两个到三个比较适宜,课堂高潮也只能有两三个,教师就要把握好。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以及概念、规律的应用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围绕这些重点通过真实的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建立正确的认知。例如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笔者就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的重点分两个,一是分析实验原理,如何平衡摩擦,二是加速度的测量;第二课时也两个重点,一是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关系,二是探究加速度和质量关系;第三课时的重点还是两个,一是将前课时探究的两个结论综合,得出牛顿第二定律,二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应用。

   3.体现“学生为主体”,课堂活动一定的围绕学生展开,教师要绝对避免唱独角戏。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决定教学成败,教师善于调动学生,是获得“高效课堂”根本保证。怎样有效调动学生呢?笔者认为是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清晰明了,问题指向要明确,重点要突出,能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其中。笔者发现教师有个通病,就是有提问,只是让学生群体回答,是还是不是,对或是不对,或者的还没等学生回答,教师自己就说出结论,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教师要舍得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有思考、有参与讨论,有动手实验的时间。例如笔者在“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的教学中,关于洛伦兹力的公式推导中,在观察磁场对阴极射线的作用的基础上,建立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力概念(即洛伦兹力)之后,笔者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磁场对电流也有作用力,两者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能从安培力公式推出洛伦兹力公式吗?试试看。给学生15分钟时间,学生分析讨论,动笔推导,最后由学生汇报,发现效果很好。笔者的动能定理推导,动量定理推导的过程都采取相同的方法。只有舍得给学生时间,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真知识,锻炼真能力,巩固正确的认知,构建正确的认知结构体系。

   4.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课堂教学是否“高效”教师是真正的决定因数,一个教师走到课堂,学生立刻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心情愉悦,这堂课一定高效。学生喜欢老师,是课堂学习的很强的动力所在。学生看到某位教师进来,“头都大了”,这位老师课堂教学一定存在很大问题。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础素养才能自己的教学艺术高超呢?笔者认为首先是教师的学科素养要一流,自己所任学科本身要很熟悉,对所教的内容要理解要很准确,不能有科学性错误。其次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要一流,对教学进程的把控,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能否快速作出反应,及时对课程资源进行二次整合,重新调控教学进程。笔者观察大部分教师的教学都是按照自己设定的进程教学,对课堂学生反馈的信息不予理睬,或者没有充分重视,一直顺着自己的思路讲下去,结果可想而知,一定不好。第三是教师的课堂语言,包括肢体语言艺术要一流。课堂语言是一门很深的艺术,语言简洁优美,风趣幽默,准确严谨,是物理教师很难达到的标准,笔者力争做到。“惜话如金”,38年来笔者牢记心中,课堂没有费话,句句指向明确,让学生不受其他干扰,同时结合教师肢体语言,让学生视觉有很强的“艺术享受”,学生经常对笔者的评价是老师爱“卖萌”,喜欢听我的课,我也很享受。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能够评价的,有“成败”的“艺术”,追求“高效课堂”,也是追求“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为祖国的教学事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