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育人 凸显素养 引领教学
——2018年福建省质检古代诗歌阅读题评析
福建省连江第一中学 郑云如
一道完美的语文试题,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说,它既要呼应《课程标准》,与教学实际接轨;又要紧扣《考试说明》,全面覆盖考点;既能履行应有的考试选拔功能,还要有非常强大的教育教学的反拨引导的作用。简而言之,也就是语文试题要符合目前的“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紧紧围绕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任务,完美体现“化人以语、育人以文”的考试功能。而在2018年福建省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歌阅读试题在命制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值得我们进行认真评析和总结。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① 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②。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③,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注:①此诗为杜牧居江南时所作。②一阳生:指冬至日。③姜被;后汉姜肱与兄弟常共被而眠。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写作者客居他乡恰逢京使,为能捎信给弟弟而感到欣喜。
B.第三句写作者冬至日思家忧国之情更为强烈,借酒消愁愁更愁。
C.第四句作者从对方落笔,遥想在京城的弟弟此时也惦念着自己。
D.第五句用“姜被”典故,含蓄地表达作者对弟弟的思念和关爱。
E.作品感情深挚,联想丰富,语言深婉,格调高雅,富有生活气息。
15.尾联“疑”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6分)
一、落实立德树人目的:试题材料注重经典型,聚焦中华优秀文化,突出核心价值观建设。
古诗词鉴赏题是高考试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一方面作为先辈智慧和思想的结晶,古代诗歌既代表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这个民族不可缺少的力量和精神的源泉。另一方面语文试题,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重点、全面彰显文化自信,不仅是语文科的应有之义,更是优势所在、职责所系。而立德树人是语文科考查设计的核心目标,也是试题呈现的基本语境和主要底色。所以,古代诗歌阅读材料的选取就尤为重要。
此次省质检这道试题的鉴赏材料选用的是杜牧的七言律诗《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这首诗是杜牧居于江南时写给弟弟杜顗的。杜牧只有一个弟弟,他曾带着生病的弟弟到宣州任团练判官,甚至曾因照顾生病的弟弟而放弃监察御史和吏部员外郎的官职,可谓兄弟情深。当时作者客居他乡,冬至日思念远在京城的弟弟,作此诗以表达深厚的兄弟之情。命题者之所以选用这首诗,不仅仅是因为它难度适中,符合《考试大纲》的“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适合命题,能够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更重要的是这一首书寄怀弟的亲情诗所流露出的真情和深情,即使时隔千年,也能打动考场上的考生。而从古代诗歌鉴赏材料的选择上看,无论2017年全国Ⅰ卷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还是Ⅱ卷的苏轼《送子由使契丹》与Ⅲ卷的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或表露诗人对考生殷切期望与美好祝福,或表现诗人明国家之大义寄兄弟之亲情,或表达诗人对自己诗歌成就的自得与自豪,或谦逊或旷达或诙谐,都正面展示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情操。所以本试题与2017年高考一脉相承,坚持突出经典性,体现对价值观的重视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非常值得肯定。
二、强化学科核心素养考查:试题覆盖“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突出教学引导作用。
本道省质检试题在题型设置上,采用多项选择题和主观简答题相结合的形式,与2017年全国高考卷试题相同。《2018年高考语文大纲》明确提出对古代诗歌阅读考查内容和能力的考查要求: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而这道省质检题第14题多项选择题的五个选项中,既有涉及局部诗句内容的理解和整体内容及语言特点的分析,也涉及表达技巧的鉴赏,以及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况,和往年的两道主观简答题相比,这种设计调整,考生的书写总量有所下降,但阅读总量尤其思维含量并未降低,特别采用多项选择题,考点覆盖面就更广,能力要求也更加全面。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第14题选择题的5个选项支。A选项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及其情感。诗人客居他乡,正值冬至日,又恰逢回京的京使,且第一次有机会给远方弟弟的捎信,欣喜之情自在情理之中。需要指出的是,没有以意逆志,没有自我感情的代入,只是狭隘理解“思念”之情,便有所“隔”,会妨碍对句中欣喜之情的体会。B项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准确理解。该选项对诗人的情感把握有误。可以认为“家国”“弟兄”同为偏义复词,其中“思家忧国之情更为强烈”的表述不恰当,因此,B项是选择项。C项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准确理解。诗歌的第四句是作者遥想京城的弟弟,叙述对象应该是诗人自己,其中“从对方落笔”的表述不恰当,因此,C项也是选择项。D项考查学生对典故“姜被”作用的把握。由诗句和注释③可知,作者借助该典故含蓄地表达的是对弟弟深挚的关切。因此,该项表述恰当。E项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总体评价。选项从感情、语言、格调、联想等方面评价作品,评价符合文本实际,因此,该项表述恰当。
我们再来看看第15题主观简答题:“尾联‘疑’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尾联的诗意理解对大部分学生可能不算太难,难在体会并鉴赏作者用“疑”的匠心。命题者认为对“疑”字表现力的分析,可以从意境、情感和结构等三个角度作答。作者由客居之地风吹竹门之声联想到弟弟所在之处雪打松窗之声。通过“疑”字所表现的错觉感受,将两地关联成一体,虚实结合,拓展诗歌意境,自然流露出对弟弟近况的焦虑与担忧,语浅情深,真切感人。而且从结构上“疑”字回扣颔联的“忆”,笔触从往事转向难以确知的当下,将作者对弟弟的情感推进一层,强化了作者对弟弟的牵挂和关心。章法更显圆紧,也更有余韵。
就古代诗歌阅读而言,考查的是综合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仅要求考生能利用已掌握的古代诗歌相关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进行理解性阅读;还要在此基础上,诉诸情感、想象、主观体验等感悟能力,进行审美性和探究性阅读,诸如细心品味作品语句所表达的不可言传的微妙情感,体会不同的用词所具有的不同表达效果,透过字里行间揣摩作者的言外之意等;甚至对诗歌中包含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表现形式等的合理性,进行有根据的评价与判断。即所谓之“审美鉴赏”。而这道试题的题目设置,既符合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规律,也符合高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考查目标,也与《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所要求“学科核心素养”的“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高度契合。所以通过这次测试考查,能够了解学生素养能力的短板以及当前教师在古诗词复习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在考试与教学之间建立合理的导向机制与反馈机制,使高三最后阶段的复习迎考有落脚点有目标。我想这才是省质检命题者的意图和目的之所在。
三、体现试题的信度和效度:试题努力追求命题与答题的思维匹配,突出公平性和科学性。
学生作答一道语文试题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思维发生和运行的过程。可以说,试题的应答基本上就是学生思维的呈现,特别是主观简答题,其回答表述其实就是思维过程的外化。一道试题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检测学生的思维水平,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便是命题的思维指向和学生回答问题的思维机制是匹配的,换句话说,我们至少要保证如果某些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要求,那么也只是这些学生解决该问题的能力不足造成的,并非受到命题不严密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只有满足了这个条件,我们才可以说这道试题是可以合理检测并真实反映学生在相关知识、能力、素养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所以在试题问题设置包括语言表述上都要非常谨慎。众所周知,试题的问题设计和答案拟制,决定了此道试题的信度和效度。
而省质检古代诗歌阅读题的选择题的五个选项拟制都是将一些重要内容的理解或分析(或者可能的误解)设计成要言不烦的文字,相当见命题的功力。比如A项“第一句写作者客居他乡恰逢京使,为能捎信给弟弟而感到欣喜”,既着眼于诗句意思的理解,又考查情感的把握,言简意赅,表述清晰。此外,主观简答题“尾联‘疑’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问题设计也能抓住关键,有深度也有难度,并且指向明确。如此设计问题,不仅有利于测试出考生古代诗歌阅读的不同水平,也对一线语文教师的复习教学有所启发。
当然,命题设计得再巧妙,也需要提供精准的参考答案,这样对高三师生复习备考才能起到积极引导作用。所谓精准的答案,不仅仅周全准确规范,而且回答问题的思维机制与问题的指向应该是一致的。而恰恰是这一点上,主观简答题的答案似乎值得商榷。先请看简答题的设问:尾联“疑”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参考答案是,① “疑”字把诗人客居江南所闻所感与弟弟京城生活情景关联起来,拓展了诗的意境;②“疑”字自然流露出对弟弟近况的焦虑与担忧,语浅情深,真切感人;③“疑”字回扣颔联的“忆”,笔触从往事转向难以确知的当下,章法更显圆紧,也更有余韵。应该说答案十分周全,但我们考虑的是,答案是否与问题的设问指向高度吻合吗?请注意问题设问点是“疑”字富有“表现力”,我们答题的思维机制的第一步是先确定何为诗歌的“表现力”,然后根据这个概念限定展开思维。而所谓诗歌“表现力”是诗歌表现出来的感染力,即与描写对象的符合程度,对读者的感染力,还有作者的表达意图的实现程度。因此根据我们对“表现力”的理解,我们的思维会落在“疑”字所涉及的形象意境、思想感情以及对读者的感染力上。那么,参考答案的第一、第二点与这样的思维导向一致,而第三点便存在争议了——形象画面意境可以更好地表现,思想感情可以更好地表现,但似乎没有说结构章法更好地表现。因此越是优秀的学生,越是依照正确的答题思维机制,就越可能不能回答到第三点答案,也就是说,无法确认答案错误或不完整,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足还是因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说,试题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便打了些折扣。如果一定要保留答案,那么将题目改为“尾联的‘疑’字用字精巧,请简要赏析”是否更加合理,与答案更加吻合些呢?
当然这只是白璧微瑕,综上所诉,我认为命题者通过系统深入地研究高考真题,掌握了高考试卷中古代诗歌阅读题考查内容及其变化轨迹,在“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等关键问题上下足了功夫,而我们一线的师生应该通过此道题目的测试,发现高中生缺失的素养和能力,提高高考最后冲刺阶段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郑云如,高级教师,福建省语文学会理事,福州市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参与编著《新课程中学语文知识大全》等教辅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