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一中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选课走班方案

 

为适应高中新课程方案与高考综合改革的要求,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研室等组成的工作小组,根据管理、评价、保障等各方面的需求,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

一、选课指导原则及依据

    1、学校在学生选课指导上遵循的原则

(1)学生为本的原则。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学习意愿,不包办代替,更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导”。

(2)因材指导的原则。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成绩、成长记录、个性、特长与潜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析,给学生提供合理的指导与建议。

(3)科学性原则。教师在一定的依据下进行指导,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成绩等个人因素和就业状况、高校招生动向等社会因素为基础做出指导。

2、学校指导学生选课的主要依据

(1)个性特征:学生的性格;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特长与潜能;学生发展意向,如未来职业倾向、学生短期目标等。

(2)教育背景: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的成长记录;学生的生涯规划。

(3)家长期望: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与要求,包括家长的学习背景及工作背景。

(4)社会背景: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如就业现状、未来人才需求等;高校招生动向。

(5)学校实际。包括学校的师资优势、人文环境、地域特点等。

二、指导选课的主要方式

1、信息收集及整理

(1)学生信息收集:通过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积极收集学生的各方面信息。通过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与学生所属班级的同学进行交谈,从其他同学的评价中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形成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奖惩记录、参加活动情况等;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及建立学生家长交流群,了解学生在校外思想状况和表现。

(2)及时公布信息:学校针对课程改革、社会各方面发展动向、社会就业状况和各类高校招生政策变化、大学改革等,及时将这些信息整理后向学生及其家长发布,以便更好指导学生。

2、 集中辅导

学校在新生刚入校时就给学生上好“高中第一课”,让他们了解高中课程设置、高中学习特点和学校管理制度等,介绍学习方法,提供有效信息,并给出制定学习计划的初步建议。学校在高一年级通过开设讲座、集体辅导、个别谈心等形式,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活动,让学生逐步了解学校课程,认识各种形势,制定并完善适合自己的课程修习计划,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学会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最终学会把握自我,规划人生。

3、定期答疑

学校通过导师制度定期为学生答疑,为学生解答有关课程选择、课程修习、学习方法、心理适应等方面的问题。

三、指导选课的主要建议

1、兴趣归类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出喜欢的学科,反之,剔除不喜欢的学科,然后在剩余的学科中斟酌选择。或者根据自己今后在报考大学或专业的志向确定自己的选考科目。

2、高考拼总分原则:不管选择哪3科,在正式高考中提高自己的成绩是关键,所以要注意自己的学科地位。别拿自己的弱科与别人的强项去比。同时选科要考虑所选学科对于高考总成绩的贡献,要知道自己学科的地位。

3、忌跟风原则:选科中避免出现跟风现象,往往有些同学跟着关系较好的同学选,甚至想分在一个班,而忽略了自己的实际。也有的同学因喜欢某位老师而选了该科。

四、选课走班的基本安排

1、高一年根据学生程度不同,分层次编制行政班,分为实验班、创新班和平行班三个层次。同时在音乐、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选课走班,其他学科仍按行政班教学。

2、高二年采用“优选三科+定二走一”的模式进行走班。根据学生的选课结果,将能够组成行政班相同组合的学生组成行政班,再将剩余组合的学生固定两科在行政班上课,其他科目在教学班实行走班上课。高二第二学期美术、通用技术科目也进行选课走班。

3、高三年的高考科目及等级性考试科目已经相对固定下来,可以按行政班模式进行教学管理。

五、走班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

1、教学组织管理的构想

    为了能发挥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的最大优势,克服走班制的不利因素,需要研究并明确如何“指导”和如何“管理”两个基本问题。

   (1)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广泛征求教研组的意见,在教研组内充分讨论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特别要讨论清楚它会带来的各种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案。与此同时,学校、教师要让家长、学生认识到实施分层分类走班制的必要性,使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形成共同认识。

    在走班制正式实施前,要把每个层次、类别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要求等告知学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自我评判、自我选择。

   (2)加强学生课程选择的指导

    根据目前高考改革的总体方案及高校录取时对选考学科组合的要求,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文件,分析自身情况,开展相应的指导。教务处与年段要在第一次选择的基础上,对学生选择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在尊重学生自我选择的前提下,根据学生选择的总体情况提醒有关学生进行微调。

   (3)实行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管理

    为了充分发挥集体班级教育和走班学科针对性教学的双重优势,目前阶段拟实行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管理模式。在行政班内,设立班级的学生自主管理组织,主要由班主任负责。教学班由任课教师建立相应的学生自主管理组织,负责教学班的班务、纪律、卫生、学习监督反馈等工作,任课教师是相应的责任人,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每个教学班设立多个学科代表与行政班主任联系并反馈有关信息,教学班教师与班主任加强联系,年级内每周设立沟通交流的年级例会。

师生结对:为了弥补可能带来的管理空隙,每位学生需要选择一位教师作为自己的导师,主要帮助解决有关学业、思想、人生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座位安排: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加强考勤管理。走班的学生要在指定班级的指定位置听课,由教师安排座次,注明姓名、学号和行政班所在的班级,以便管理。学生在走班期间,不得翻动其他同学的物品,如有损害,将严肃处理。

动态管理:对分层教学而言,在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意见及学生意愿,实行微调,成绩进步的学生升层,成绩退步的学生降层,对部分学生调整层次。对模块教学,对等级考与合格考都应实行动态管理,制定不同类型课程的管理规则。

作业辅导、自习安排:学生在行政班或另行指定的教室进行自习。由于每个任课教师承担多个班的教学工作,所以每位老师的学生来源是本年级多个班,这给课后辅导和作业收发带来了较大困难。年级学科备课组要制定统一的作业布置批改制度,加强校本作业的研究,编选适合不同层级、类型的校本作业。由学校统一安排自习课下班辅导工作,任课教师要进班辅导答疑,备课组通力合作,共同承担辅导任务。

2、走班教学管理与评价的具体实施

(1)建立适应走班制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研组、备课组根据所能设的不同层级(类别)数、所能接纳的学生人数以及对教室、场地设施的要求,讨论并提出本学科的校本化课程实施方案,确定各层次(类别)班级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学评价方式,制定不同层次(类别)的评价标准,报学校教务处备案。

根据各学科的课程建设方案,由学校统一进行整合、协调,并考虑教室、时间、科目分布等因素,统筹安排,编排课表(课表至少应包含课程名称、课程层级或类型、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四项,包含年级课表、教师课表、学生课表等三种),探索课程目录、学生代码的编制方式。

(2)设计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教学评价选择指标

具体来说,对于语数外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主要考查平均值、差异度、合格率、学生评价;对于学业水平要求学科的教学,主要考查合格率和学生评价;对于学业等级要求学科,主要考查优秀率、平均值和学生评价;对于其他学科,主要考查学生评价、成果汇报情况。

学校对于语数外学科分层教学课程实施绝对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估,通常一学期不少于一次,学校将成立教学质量中心,负责教学质量的分析与评价。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试卷,即考试分A、B试卷,考查学生分层次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可让家长看到学生的进步,发挥“分数”的杠杆效应,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每个层次的学生只能选考本层次试卷。

由备课组长负责完成不同层次试卷的命题组织工作,保证A、B层次在题目总量和难度上的区别,使两个层次试卷在基础题上有20%~40%相同;基础题难度系数控制在0.8~0.9之间,中等难度试题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6~0.7之间,较难试题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4~0.5之间。比如:A层次试卷的组成一般为70%的基础题,30%的中等题;B层次试卷的组成一般为40%基础题,40%中等题和20%的较难题。

(3)实施学生学分制管理办法

建立统一的学分记录标准。增加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表现性评价,对于高考学科和等级考学科,采用学分与学习成果结合的方式,评定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计学分;对于合格性考查学科,仅评定为合格(P)或不合格(F),计学分。通常以18课时认定为1个学分。

 

                                          连江第一中学

                                      2019年8月